-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昌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015-2016学年 第一学期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
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应用的研究进展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
成绩评定表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应用的研究进展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 级 一班 评 价 内 容 得 分 (1)论文结构:40分
A.论文选题符合要求,层次分明,内容组织有序:30~40分;
B.论文选题符合要求,论文层次一般,内容组织一般:20~30分;
C.论文选题不符合要求,论文层次不合理,内容组织不合理:20分以下。 (2)语言组织和篇幅要求:40分
A.语言简练,通顺;字数或篇幅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最近6年内接近50%),30~40分;
B.语言一般,基本通顺;字数或篇幅符合要求(字数不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20~30分;
C.语言不通顺;字数或篇幅符合要求(字数少于3000字,参考文献少于20篇);0~20分。 (3)格式:20分
A.符合规定格式要求:15~20分;
B.不符合规定格式要求:0~15分; 成绩(满分100): 签字: 年 月 日 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应用的研究进展
许昌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许昌 461000
摘 要
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天然生物防腐剂。近年来为了改善食品生产加工品质和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加大了对乳酸链球菌素的研究。本文通过介绍乳酸链球菌素的功能特性、作用范围和使用方法,深入认知乳酸链球菌素。进而寻找开发利用乳酸链球菌素在食品生产的最佳途径,致力于让人们了解食品添加剂方面知识和促进食品健康发展。
关键词:乳酸链球菌素;防腐剂;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添加剂前 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整个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然而大多数人们不能对食品产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追求表面的“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来保证自己的健康,食品添加剂[1-4]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替罪羊。针对食品添加剂被妖魔化的现状,我们不仅要提高正确的食品安全[5,6]的意识,也应鼓励和开发对食品防腐、抗氧化、保鲜,对人体有益的食品添加剂。
乳酸链球菌素作为天然防腐剂[7],它在食品、化工和医药等领域都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人们对其深入的探索,不断有新的发现,在功能特性、作用范围、使用方法等方面不断更新。笔者在整理汇总这些方面的同时,分析得出乳酸链球菌素的全貌,相信新的食品添加剂的开发与利用可能在未来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Nisin)是乳酸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9],其活性分子常为二聚体或四聚体。二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7000,四聚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4000。有六种基本形态,一种灰白色的固体粉末,是较为成熟的天然防腐剂,使用时需溶解成液体。Nisin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在PH较低的情况下溶解性较好。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几乎不溶。
抑菌机理
Nisin的抑菌机理是其与敏感菌细胞膜相互作用,通过结合、插入、孔道形成等多步过程形成孔道复合物,从而导致细胞内溶质(氨基酸、核酸、ATP等)的迅速流失、质子动力势的(PMF)的耗散,抑制细胞的生物合成(尤其肽聚糖的合成)途径,直接或者通过对其他细胞毒素的敏化作用引起细胞的死亡。
Nisin能抑制大部分G+的生长,Nisin对G+的抑菌效果明显优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9]。G+细胞壁肽聚糖含量丰富,交联度高;而G-的细胞壁肽聚糖含量少,组成复杂,主要包括磷脂、蛋白质和脂多糖等十分致密,仅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 的分子通过。Nisin的仅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就约为3 500 ,故无法正常通过G-细胞壁到达细胞膜。而Nisin对G+抑菌效果优于对G-这一现象,从另一方面证明:Nisin抑菌防腐是作用于致腐菌的细胞膜。
作用范围及影响条件
2.1 PH
和其他防腐剂一样,乳酸链球菌素的活性和抑菌效果受pH因素的影响。通过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等致病菌的实验[10-14],发现在酸性环境下,乳酸链球菌素活性较高。由此可得:乳酸链球菌素的抑菌活性从酸性到碱性呈下降趋势,乳酸链球菌素的浓度越高,pH 越低(PH:2-7),则抑菌或杀菌效果越强,这种性质也适合大多数食品添加的应用。
2.2温度、紫外线、光照
乳酸链球菌素加热到45 ℃后其所表现出的抑菌活性最高,而加热到121 ℃时乳酸链球菌素所表现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