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桥水电站.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桥水电站

天桥水电站天桥水电站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县城和陕西省府谷县县城上游8公里的黄河干流上。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03878平方公里。 枢纽任务为发电,系河床径流式电站。电站正常高水位834米,相应库容0. 66亿立方米。枢纽由电站厂房、泄洪闸、混凝土重力坝、土坝以及两岸灌溉引水洞组成。 枢纽建筑物总长752.1米。自左至右:左岸重力坝坝段长132米,电站厂房段长118.4米,泄洪闸段长113米,水寨寺岛上混凝土重力坝坝段长58.7米,右岸土坝坝段长330米。 左岸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838米,最大坝高42米,顶宽7.6米。厂房挡水建筑物顶部高程838米,最大高度50. 44米,共4台机组,间距21.3米,靠边机组段长22.4米,机组进水口高程为816米。每台机组进水口下设冲沙底孔2个,绕机组两侧通向下游。进口宽6.5米,进口高程809.5米,出口左孔宽4米,右孔宽3米,出口高程806.4米,高均为2米。安装间长32米,下设3个宽7.5米、高5.5米(出口高5米)的泄洪排沙洞,其进口高程811米,出口高程803米,采用面流消能。 电站1、2号机组单机容量2.8万千瓦,3、4号机组单机容量3.6万千瓦,电站总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机型分别为ZZ105-LH-530(芬兰制造)、KVB37-18(罗马尼亚制造)。技术供水水源,为建筑物基础排水。 泄洪闸共7孔,每孔净宽12米,闸顶高程838米,分上下两层,下层堰顶高程811米,孔高6.83米,采用面流消能;上层堰顶高程为829米,挑流消能。 水寨寺岛上混凝土坝,坝顶高程838米,最大坝高23米。 右岸土坝,为宽心墙土石坝,坝顶高程836米,坝顶宽10米,最大坝高23米。枢纽洪水标准为百年一遇设计,超过百年标准,破土坝泄洪。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 天桥水电站初步设计由黄委会设计院和山西省水利设计院、陕西省水电设计院等单位共同承担,技施设计由黄委会设计院完成。工程施工由山西省水利施工总队承担,机电安装由水电六局机电安装队完成。于1970年4月29日开工,1977年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7年底4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陆续运行发电,历时8年,共投工日1659万个,完成土石方340万立方米,混凝土38.6万立方米,总投资1.7亿元,单位千瓦投资1300元。黄河上游河口镇断面平均含沙量近6公斤每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42亿吨,仅占全河输沙总量的8.7%。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每遇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大量泥沙通过千沟万壑汇人黄河。黄河泥沙来源比较集中,主要来自以下三大片地区,其输沙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均大于10000吨:一是河口镇至延水关之间两岸的支流;二是无定河的支流红柳河、芦河、大理河,以及清涧河、延水、北洛河和泾河支流马莲河等河的河源区(即广义的白于山河源区);三是渭河上游北岸支流葫芦河中下游和散渡河地区(即六盘山河源区)。 黄河主要支流中,多年平均来沙量超过1.0亿吨的有4条,其中来沙量最多的是泾河,年平均来沙量高达2.62亿吨,占全河来沙量的16.1%;无定河年平均来沙量2.12亿吨,占13.0%;渭河(咸阳站)年平均来沙量1.86亿吨,占11.4%;窟野河年平均来沙量1.36亿吨,占8.4%。 流域内各省区以陕西省来沙量最多,约占全河沙量的41.7%;甘肃省次之,占25.4%;山西省占17.3%,居第三位。 黄河不仅泥沙来源比较集中,而且具有“水沙异源”的显著特点。河口镇以上黄河上游地区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51.3%,来沙量仅占全河总沙量的8.7%,而来水量却占全河总水量的54%,是黄河水量的主要来源区;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流域面积为11.2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14.9%,来水量仅占14%,而来沙量却占55%,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龙门至潼关区间流域面积18.2万平方公里,占24.2%,来水量占22%,来沙量占34%;三门峡以下的洛河、沁河来水量占10%,来沙量仅占2%。 黄河泥沙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衡,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如多泥沙的1933年,陕县来沙量达39.1亿吨,为多年平均值的2.4倍;少沙的1928年,为4.88亿吨,仅为多年平均值的30qo;多沙和少沙年相比,前者为后者的7倍。一些支流年输沙量悬殊更大,如泾河张家山站最大年(1933年)为11.7亿吨,最小年(1972年)为0.32亿吨,前者为后者的36倍;窟野河温家川站,最大年(1956年)为3.03亿吨,最小年(1965年)为0.053亿吨,前者为后者的56倍。 在一年之内,80%以上的泥沙来自汛期。兰州及河口镇7~10月输沙量分别占全年的85.8%及81.O%;龙门、三门峡站分别达到89.7%和90.7%。汛期泥沙又常常集中于几场暴雨洪水中,如三门峡站洪水期最大5天的沙量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