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药理学总论讲述.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治本) 对症治疗(治标) 2、不良反应 副反应:治疗量下发生与治疗目的 无关的反应,药物所固有。 毒性作用:急性、长期毒性、三致 变态反应:与剂量无关, 如PG的过敏性休克。 后遗效应:停药后发生在有效浓度 下的效应,非常短暂。 特异质反应:先天遗传异常反应。 五、药物的作用机制 1、理化条件的改变 2、参与或干扰细胞的物质代谢 3、抑制或促进酶的作用 4、作用于细胞膜 5、影响活性物质释放 6、作用于受体 受体: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核内,是一类介导细 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 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后通过中介信息放大系统,触发后续的 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受体的概念及本质 受体的本质属蛋白质(生物大分子、粘蛋白、糖蛋白) 药物—受体相互作用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一般指神经递质、 激素或药物。 受点:受体中某些亚基活性基因(并不是所有亚基都 能与药物结合)。 受 体 动 力 学 ①药物与受体结合 受体特点 特异性 亲和性 灵敏性 饱和性 可逆性 多样性 D + R DR E K1 K2 则: KD = K2 K1 = [D] [R] [DR] 当反应达平衡时,KD为: KD = [D] [R] [DR] ②药物和受体结合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③生理效应与受体结合量成比例 a、Emax表示100%受体与D结合的最大效应,而结合 型受体占RT的 r效应值为: r= E Emax = [DR] [RT] = [D] KD + [D] b、当[D]KD时,(所给药量远远大于消除量) r=1,这时效应达最大。 KD= [D]?[1- r] r 当 r =0.5时,KD=[D] 从上式可见,如果用KD值表示亲和力,则KD↑,[DR]↓ (成反比关系)因为KD表示的是游离药浓度,但如设想 用相反的数一负对数来表示,则这时KD和亲和力成正比关系。 pD2= -log KD= log 1 KD pD2 —解离常数的负对数,为药物分子与 受体亲和力的定量指标。 c、以α表示药物的内在活性,则E= α ?[DR] 完全激动剂:结合量达最大,效应也达最大 α =1 部分激动剂:即使结合量达最大,也不能产生与完全激 拮抗剂:不管部分或完全结合,内在活性都为零 α =0 动剂的效应 0 α 1 pA2 — 竟争性拮抗药解离常数的负对数,拮抗剂 与受体亲和力的定量指标。 意义: (1)pA2值越大表明拮抗剂(很低浓度即有效) 作用越强。 (2)比较不同组织中受体性质:如用同一对拮 抗剂和激动剂在不同组织测pA2值,如得数 近似则表明受体的性质相似。 (3)观察一组激动剂是否作用在同一受体:用 一种拮抗剂分别测两种激动剂pA2值,如得 数近似,可认为作用在同一受体。 亲和力 内在活性 激动剂 拮抗剂 + + + - 两药亲和力相等时,效应强度取决于内在活性强弱。 内在活性相等时,效应强弱取决于亲和力大小。 拮抗剂 竟争性拮抗 曲线形状相同 Emax不变 量效曲线直线部分平行右移 非竟争性拮抗 量效曲线不平行右移 Emax↓ E log C 竞争性拮抗药 E log C 非竞争性拮抗药 部分激动剂 激动剂浓度低时—部分激动剂发挥激动受体效应。 部分激动剂达最大效应时,—发生与激动剂拮抗作用,曲线 平行右移。 两态模型 受体与药物的结合是一个不断改变的动态过程,而不是一 把钥匙和锁的关系。 Ri Ra Ri Ra 静息状态 DRa D DRi D 激动药(D) Ri Ra DRa P DRi P 部分激动药(P) Ri Ra DRa I DRi I 拮抗药(I) Ri Ra DRa S DRi S 反向激动药(S) 受体的二态模型示意图 箭头表示亲和力大小: ★ 受体的类型 共有5种 α γ β 效应器 酪氨酸激酶受体 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G 蛋白耦联受体 bingding catalysis GTP GDP 受体结构及相关的信号道路 ★细胞内信号转导 第一信使 第二信使 第三信使 ★受体的调节 受体脱敏 受体增敏 ★受体研究前景 受体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受体的亚型 新药开发研究 一、药物因素 1、制剂及给药途径 2、药物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及其他 ? 联合用药目的:用量↓,不良反应↓,疗效↑ 结构相同,作用相加 结构相同,作用相抗 结构相同所衍生出 来的衍生物 磺胺与PABA竞争 靶酶的作用 ? 联合用药结果: 相加作用 作用效果是一种代数和的关系 1+1=2 协同作用 作用较代数和还要大 1+12 相抗作用 作用效果较代数和小 1+1〈1或=0 三、机体因素 1、年龄 2、性别 3、遗传因素 7、时间因素 6、安慰剂 5、疾病状态 4、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