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疫苗的不良反应
2013年5月1日,山东济宁市,疫苗不良反应受害者家庭的一次聚会中,孩子们在麦田里拍下了这张合影。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疫苗的种类
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种类
制作原理
保护效果
疫苗归类
灭活疫苗
选用免疫原性好的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等,经人工培养,再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杀灭制疫苗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
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甲肝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
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卡介苗(BCG,结核病)、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症)、水痘疫苗、麻风、腮腺炎疫苗
类毒素
细胞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为类毒素。其中加适量磷酸铝和氢氧化铝即成吸附精制类毒素。
体内吸收慢,能长时间刺激机体,产生更高滴度抗体,增强免疫效果。
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
1.抗毒
2.人免疫球蛋白制剂
3.细胞因子制剂
4.单克隆抗体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均能使机体增加抗病能力,但后者的持续时间短,主要用治疗和紧急预防。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subunit vaccine)
2.结合疫苗
3.合成肽疫苗
4.基因工程疫苗(1)重组抗原疫苗(2)重组载体疫苗(3)DNA/RNA疫苗(4)转基因植物疫苗
疫苗真的安全吗?
据统计,中国每年疫苗预防接种达10亿剂次。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即使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公布的疫苗不良反应概率是百万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着每年要有超过1000个孩子患上各种疫苗后遗症,留下终身残疾。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也许这个数字微不足道,但对于每个不幸的家庭而言,却是百分之百的苦难。
疫苗的不良反应被形象称为“恶魔抽签”,完全合格的疫苗也可能导致死亡和后遗症的可能,而这个概率无法预测会砸到谁身上。
恶魔抽签
中国最后的“脊灰”家庭被恶魔抽中的少年
曾经学习优秀的李致康现在终日呆坐或者躺着,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
拍完这张照片后不到一个月,龚子崇便离开了人世。
男童接种甲流疫苗瘫痪
福建莆田两婴接种疫苗后一死一皮疹
疫苗的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
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
处理措施
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多休息即可。如果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
局部感染:注意创面清洁,必要时予抗感染治疗。
无菌性脓肿:轻者湿热敷促进吸收,重者,必要时予切开排脓,抗感染治疗。
晕针、癔病
应立即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
血清病型
一般在用药后7~12天内发生,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属Ⅲ型变态反应,可见发热,荨麻疹,关节肿痛,淋巴结肿大,腹痛,皮肤发痒等。
治疗:予抗组胺药物治疗,必要时予激素治疗,重症时予肾上腺素。
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样皮疹
麻疹样皮疹
多形红斑样皮疹
猩红热样皮疹
大疱性皮疹
治疗
同血清病型
血管神经性水肿
局部表现为无痛性肿胀
予抗过敏治疗
过敏性休克
发病急性,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
治疗
平卧、头部低放、注意保暖。
立即皮下或者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小儿0.01ml/kg/次,最大量0.33ml,必要时重复注射,但不得超过3次。
吸氧、补液。
留观。
常见疫苗禁忌症及不良反应
疫苗种类
接种时间
接种禁忌
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
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有过敏史者禁用
接种疫苗后反应轻微。少数人在疫苗注射部位出现红晕和硬结,稍有压痛,2---3日后即退去。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