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PICC置管合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北京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PICC概述 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 避免了刺激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伤,保护了病人的外周静脉 避免了化疗药物的外渗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减少了病人的痛苦,也控制了医疗风险,杜绝了这类医疗事故的发生 并发症少,安全;避免了颈部和胸部穿刺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如气胸、血胸 感染的发生率较CVC低,<3% 静脉血管直径及血流量 PICC置管适应症 刺激性、致腐性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细胞毒性药(化疗药)、高渗药物、脱水药物、脂肪乳、TPN等 外周静脉穿刺困难,需中长期接受输液治疗者: 如肿瘤化疗、危重、衰竭及体重低于1500g,30W之内的早产儿 PICC置管禁忌症 上腔静脉综合征 预插管位置:有手术史、放疗史、血栓形成史 乳癌根治术后患则 确诊或疑似血管相关感染、菌血症、败血症 预插部位不能穿刺成功或固定 对血管器材材质可疑或确诊过敏 PICC置管方法 传统PICC置管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传统PICC置管 1929年德国外科医生Werner Forssmann从自己前臂肘窝放置了第一根静脉导管,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 1956年因此项技术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传统PICC置管 国外60年代开始实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 PICC在1997年被美国BD公司引进中国,近十年在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注、静脉营养治疗、长期静脉输液患者中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1953年,瑞典放射科医生Dr .Sven-Lvar Seldinger (1921-1998)改良了传统的置入导管方法,应用导丝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这种技术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20G-21G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简单、护士最为熟悉 穿刺损伤小、成功率高——痛苦小、病人易接受 有导引钢丝——确定血管通畅性 穿刺成本费用相对低,节省时间——更符合目前的国情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比起传统的PICC穿刺方法,应用MST使得PICC置管 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 减轻操作者的压力 在现有的条件下能使更多病人从这项技术中先获益 是开展超声引导下MST-PICC置管的基础操作 传统及MST-PICC置管的局限性 二十一世纪——可视化技术时代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 1997年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急重症护士Claudette Boudreaux开始在病床旁以超声导引下放置PICC 1999-2001年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Medical Center成功培训约10位护士在超声导引下放置PICC 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PICC置入方法,放置成功率约91-95% 2008年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引入中国 目前国内PICC穿刺现状 穿刺针粗(16G)、对静脉条件要求高 穿刺成功率低、操作者压力大 穿刺损伤相对高 超声引导下穿刺少 成功率60-70% 目前国外PICC穿刺现状 专业PICC Team 采用在超声引导下MST-PICC置管技术 直观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成功率高,缩短穿 刺置管的时间 穿刺损伤小、并发症少 教训与进步 美国外科医师学会 (ACS)2008年 建议在所有病人进行中心 静脉置管时统一使用超声 引导 超声引导下血管通路建立 CVC PiCCO Swan-Ganz CRRT ECMO IABP PICC ART 超声引导下血管插管询证医学 文献荟萃分析 Randolph 1996 Keenan 2002 Calvert 2003 ………. 所有文献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引导 极大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较少重复穿刺 降低花费 节省时间 AHRQ recommendations(2001) Linee guide NICE (2001) Linee guide BCSH (2006) Linee guide EPIC (2007) Position Statement AVA (2008) Position Statement ACS (2008) 超声引导下MST-PICC置管技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