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花养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花养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花养殖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项 目 建 议 书 药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编制 二0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 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概论 一、项目提要 (一)项目名称:药山镇荞麦地村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 (二)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三)项目建设所有制:荞麦地村 (四)项目代表人:许绍福 (五)项目建设地点、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地点:药山镇荞麦地村 2、项目建设期: 一年 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建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一个。培植养殖户100户,建卫生厩300间6000平方米,建粪污处理设施(沼气或贮粪池)1000立方米,种植青绿饲料200亩。 (2)、防疫设备1套。 (3)、饲养良种母猪100头,种公猪2头。 (4)、项目建设“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在项目建设区域,扶持发展养猪户100户,由基地提供技术服务和组织收购生猪。 (5)、项目建成,实现项目村存栏生猪3000头,出栏生猪5000头,出栏仔猪3000头,组织外销生猪3000万头。 (六)、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及主要技术内容 1、项目技术依托单位:药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负责人:李开云 2、主要内容 (1)、开展生猪改良技术。 (2)、开展饲养管理和育肥技术; (3)、开展青绿饲料的青贮、氨化技术。 (4)、开展疫病防治技术。 (七)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80.4万元。申请市级部门扶持43.4万元。 二、项目编制的依据 围绕国家农业部2011年制订并发布的《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出栏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化养殖 在基地建设中,畜牧技术干部将广泛宣传动员和培训广大农户,其养殖实用技术、商品经营理念、科技水平将大幅度提高,致富本领明显增强,同时,我镇优势资源将充分发挥,生猪规模效应显著提高,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养殖效益更加显著,农民养殖积极性进一步高涨,从而实现科技扶贫见成效、出成果,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3、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我镇生猪养殖近年来虽有较大发展,但标准化规模养殖少,粗放养殖占有相当大比例,导致猪肉品质底下。但是随着人民膳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优质商品猪的需求量必将进一步增大,发展生猪标准化养殖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猪肉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肉食品,是我国人民最喜欢吃的传统肉食品,市场需求大。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猪肉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国生猪生产发展较快,纵观整个生猪消费市场,无公害、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市场十分紧俏,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以饲养三元杂交猪为代表的生猪饲养已成为生猪生产的亮点。该项目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运作,市场较为稳定,解决了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1、县内需求情况:全县农户总户数为13万余户,以每户年均自食生猪2头,共需26万多头;居民户10927户,居民户年均消费1.5头,共需16390头;白鹤滩电站开工后,来我县的工人和外来投资经商人预计增加10万人,人均年消费0.5头,计5万头;仅县内消费,预计每年需要肥猪31余万头。 2、县外市场需求及潜力分析:我镇肥猪在本地饲养,具有皮薄、肉嫩、瘦肉率高、无污染、口感好等特点,符合无公害绿色保健食品的要求,市场竞争力较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已销往四川、成都、昆明等国内省、区、市;加之我镇正处于白鹤滩巨型电站的核心区域,需求巨大,市场空间极大,前景十分喜人。为此,建立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提升生猪品质,既是消费者迫切期盼,也是满足市场需求,打牢后勤服务基地的必然选择。同时实施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我镇农民增收及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具有深远意义。 3、提供市场仔猪需求: 2011年全镇出栏肥猪8万余头,当年需市场补栏数量约5万头,项目建设所提供的仔猪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而且,本项目生产的商品仔猪属优质的三元杂仔猪,市场竞争力强,不愁销路,设计的出栏估价也是按市场实情的中间价格预算,只要达此价格水平,基地养殖户均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市场前景比较乐观,潜力很大。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荞麦地村位于药山镇政府驻地,距药山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62公里。东邻木瓦村,南邻塘上村,西邻团堡村,北邻大元村。辖许家营、四方地、街园等28个村民小组,1276户5812人。全村国土面积21.2平方公里,海拔2182米,年平均气温12.1℃,年降水量1180毫米,主要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3987亩,人均耕地0.7亩,草地17114.94亩。农民收入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