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互斥链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互斥链研究.pdf

灾害互斥链研究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2006年2月14日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兰州,730000) 摘要灾害互斥链是四种灾害链中的一种。文中讨论了长江和华 南暴雨与华北大震之间的互斥关系。其原因是华北大震前大范围释放 的热汽造成的低压状态可吸引副高北移造成的。 关键词:互斥链,暴雨与大震,副高北移 1987年,我们在文献[1]中曾提出四种灾害链,即因果链、同源 链、互斥链和偶排链。因果链是灾害之间在成因上有某种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同源链是两种以上灾害是由共同的天文因素使其成链的;互 斥链是灾害之间有此长彼消的关系;偶排链是暂不明关系的灾害排成 链的现象。由于互斥链已往研究较少,故本文专门对此作些讨论。 一、1969年鄂皖暴雨与同年渤海湾7.4级大震 . ’ : 根据骆承政和乐嘉祥主编的《中国大洪水》一书[21,1969年7月 10日一16日长江流域自鄂西清江向东经大别山区至长江中下游江淮 ● 地区连降暴雨,雨区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东西长1200km,南北宽约 降水量722亿m3。这次东西向暴雨带,出现大洪水的地区比较分散。 次大暴雨在湖北、安徽共死亡1603人,倒房7l万间。 7月17日,上述鄂皖大暴雨停止了。按照互斥链的解释是在渤海湾 大震前几天震中区外围华北大范围地区放出携热水汽以及温室气体, 6 它们在华北形成低压湿热状态。此时其北边缘在长江流域的西太平洋 副热带高压就要向华北方向移动,因之就不会在鄂皖地带继续降大暴 ● 雨了。这就是互斥链。大震和雨区的位置如图1所示。图中大黑点为 地震,小黑点围成的区域为雨区。 ● - l { t , ,, 图1、1969年鄂皖大洪与同年渤海湾大震位置 · 二、1976年西江和湘江洪水与同年唐山7.8级大震 西江上游主要暴雨区。来自南海丰沛的水汽沿着南岭垭口伸入湘江上 游。所以西江流域的柳江、桂江和湘江、赣江往往同时发生大洪水。 1915年西江特大洪水期间湘江洪水也很大,1976年的情况也是如此。 有趣的是在桂北山区和湘江上游降大暴雨停止后约6天时间,副 高即向北跳跃了9个纬度距。见图2。其北边缘到达唐山附近,随后 7月28日发生了唐山7.8级大震。按照文献[3】的观点,副高北移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