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钾肥案例解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湖钾肥案例解析

盐湖钾肥合并案例分析 两“盐湖”的背景介绍 盐湖集团和盐湖钾肥所处的地理位置,在我国西部青海省的察尔汗。察尔汗,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盐泽——名副其实,察尔汗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盐湖城盐湖)的大盐湖,盐资源总储量达600多亿吨。有人做了这样一个折算:如果用这里的盐架一座厚6米、宽12米的盐桥,足可以从地球通到月球上去。 1958年,为了改变我国没有钾肥的困难局面,国家正式决定在青海上钾肥工业,建立钾肥生产基地。1996年,盐湖集团在当地原有钾肥厂的基础上改制成立,成为青海省的大型国有控股企业。次年,盐湖集团又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了盐湖钾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主营氯化钾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由于彼时我国证券市场的计划经济和行政管理的色彩较为浓厚,对企业发行股票实行额度管理、指标管理,主要注重企业的赢利能力。所以,成立盐湖钾肥时,盐湖集团是将所属的全部氯化钾生产经营车间全部划入其中,而涉及到的无形资产——专有技术、土地使用权及动力供应包括水、电等均留在集团内部。 二、两“盐湖”合并的原因 公开资料中对“两盐湖合并”的动因表述为以下几点: 1、整合盐湖资源,实现双方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减少关联交易,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规范运作水平; 3、集中资源,促进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循环利用,通过建立完整的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综合实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4、缩短管理链条,减少决策程序,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探究其本质原因,其实可以归结为: 两“盐湖”关联交易众多,同业竞争明显的弊端引发股东的不满,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盐湖集团整体上市不可避免。 两盐湖的产生背景和性质造成了两“盐湖”生产的产品存在上下游关系,关联交易突出。以2007年为例,盐湖钾肥和盐湖集团仅水电、编织袋的关联交易额就近亿元。而盐湖钾肥向盐湖集团其他子公司采购生产氯化钾所需药剂的交易额近5000万元——这个价格在国内没有可以参照的市场价格,完全由盐湖集团定价。 此外,盐湖钾肥的部分产品通过中化化肥(中化化肥后为盐湖钾肥的第二大股东,全国最大的钾肥经销商之一)销售,2007年的销售额超过11亿元,将近其总销售额的33%。 除了关联交易众多,两“盐湖”间还存在着同业竞争。2003年,盐湖钾肥和盐湖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了“盐湖发展”,其中前者出资5.6亿元获50.91%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后者则出资5.4亿元获49.09%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但是,盐湖发展生产的氯化钾品种与盐湖钾肥的完全一样,并无偿使用盐湖钾肥“盐桥”牌商标,又通过盐湖钾肥的销售网销售产品,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竞争关系。盐湖集团也就通过持有盐湖发展的股份,间接攫取了盐湖钾肥的部分利益。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的弊端,早已引发了盐湖钾肥其他股东等各方的不满,但是盐湖集团对把资产装入盐湖钾肥,即整体上市的态度是回避,甚至是抗拒的。早在几年前的股东大会上,一些股东提议盐湖钾肥全部收购盐湖发展,但作为盐湖钾肥的大股东——盐湖集团从自身利益考虑,并不予以采纳。然而,随着政策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盐湖集团也意识到整体上市不可避免。 两“盐湖”合并的路径 按照一般的思路,盐湖集团若整体上市,其路径是:对盐湖集团注入盐湖钾肥的资产进行估值,然后参照盐湖钾肥的股价,换成相应的股份由盐湖集团持有即可。而这时的情况是,钾肥的需求大增,而两“盐湖”的矿藏丰富,盐湖钾肥以自有的氯化钾基地为主营业务,“坐地敛财”式的经营模式令市场热血沸腾,股价水涨船高—从2005年的每股不足10元,到2006年末近20元,2007年最高近80元。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提高注入资产的估值的程度是有限的;其二,在市场的追捧下盐湖钾肥的股价越高,盐湖集团注入资产能换取的股份就越少,盐湖钾肥过高的股价势必将稀释盐湖集团整体上市后的权益。 这时,两“盐湖”背后的终极大BOSS——青海省国资委发挥作用了。一直以来,青海省国资委在盐湖集团乃至盐湖钾肥的日常经营中举足轻重,甚至盐湖钾肥的董事会在开会之前,会先征求盐湖集团、青海省国资委的意见,按其意见来通过决策项目。 对盐湖集团整体上市,青海省国资委的态度是:一要保证国资在吸并后的盐湖钾肥中控股,二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毕竟,“国资系统是以净资产来考核管理者”。 彼时除了有盐湖钾肥这个“靓壳”之外,青海省还有一个连续两年亏损,处于退市边缘的壳资源——S*ST数码。当这南辕北辙的两者摆一块,一条绝世重组路径就诞生了!盐湖集团的整体上市不采用简单的资产注入,而是先由盐湖集团借壳S*ST数码“镀金”,变身为上市公司之后,再来与盐湖钾肥解决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问题。 两“盐湖”合并的方案 2008 年12 月26 日,盐湖钾肥提出吸收合并盐湖集团。当时推出的合并预案的主要内容为:一是每3 股盐湖集团换1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