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政治高考二轮复习 高考第20题对点特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VIP

2017政治高考二轮复习 高考第20题对点特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政治高考二轮复习 高考第20题对点特训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高考第20题对点特训(二) 1.面对渐行渐远的中国传统书法,教育部分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分年龄、分阶段修习硬笔和毛笔书法。让更多的孩子们用毛笔书写美丽的汉字。这是因为( ) 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汉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2.徽州古牌坊民俗文化、淮南豆腐文化、阜阳民俗文化、滁州地方戏曲……在安徽近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民俗 ,有的地方甚至只是隔着一条河、一座桥,两处的风俗习惯却迥然不同。这体现了( )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文化发展由自然条件决定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3.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 ) 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语言文字的交融 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其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4.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自主自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品格。下列能反映这一精神的是( ) ①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厦门行》 ③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④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柯尔克孜族姑娘的民族舞《圣湖之恋》,佤族姑娘热情奔放的《甩发舞》,朝鲜族姑娘婉转悠扬的歌曲《金达莱》……“和谐中华·第三届民族之花选拔活动”评选出的56位“民族之花”代表在北京展示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由此可见( ) ①各民族文化在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走向世界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③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6.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涉及诗歌、小说、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石窟等方方面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体现了( )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②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象形的灵动、狂草的飘逸、小楷的娟秀,形神兼备、刚柔相济,加上五千年传承的积淀,其内涵和底蕴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文字所无法企及的。汉字,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载体。上述材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传承 ④汉字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国谚语总汇·汉族卷》:“众人拾柴火焰高,三家四靠糟了糕。”下列诗文与之蕴含的民族精神内涵一致的是( ) A.“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B.“高树靡阴,独木不林。”——汉·崔骃《达旨》 C.“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9.专家表示,中国汉字文化和流行歌曲演唱相比,自有其更加深厚、动人的魅力,央视热播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戏剧性、观赏性极强,同样具有流行性,创新的节目形式引发的高收视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取得高收视率( ) ①是因为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因为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引发观众强烈的文化认同 ③说明了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是流行、通俗的文化形式 ④说明了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我国民族地区生态多样,文化各具特色。八百里秦川孕育了灿烂悠久的炎黄文明;敦煌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辉煌……这些是中华璀璨文化的写照。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 A.人们需要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B.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中华文化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11.“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发展壮大、自立于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两弹一星”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