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讲述
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2004-09-28 09:16:14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又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因此建立科学、系统的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统计指标体系非常重要。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史追溯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非常熟悉的词汇,但由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不仅涉及经济学和政治学,还涉及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的边缘课题,因为其外延极其宽广,内涵十分丰富,为了使用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可持续发展,我们先对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基本知识作简要介绍。
1、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及其概念的提出
自人类诞生到工业革命以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范围较小,总体来看,人与自然、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20世纪中叶随着环境破坏的日趋严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频频困扰人类。
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深刻阐明了环境的重要性以及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基本关系。
1972年6月5-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这是人类第一次将环境问题纳入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政治的事务议程。(《人类环境宣言》)
1983年,在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倡导下成立起来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组织了世界范围的专家经过900多天的认真论证,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这是可持续发展观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人类对发展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里程。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得到了认同,成为各国解决环境、人口、资源、贫困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寻求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以及制定全球和各国发展战略的基本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
2002年8月26日至9月4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于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来自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104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的代表2万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回顾了里约会议10年来可持续发展取得的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通过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重申了对世界可持续发展具有奠基石作用的里约峰会的原则和进一步全面贯彻实施《21世纪议程》的承诺,标志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实践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
1992年里约会议后,由国家计委和科委牵头,组织国务院各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21世纪议程的国家之一。
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庄重地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九五”和到2010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地提出“必须把社会全面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实现经济与社会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江泽民总书记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1996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八届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此正式成为中国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也将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重大战略决策。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又提出了“五个统筹”、三个坚持、四个协调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本质上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今年3月10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召开以来,以及人大、政协会议以后,全国至上而下,掀起了一个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热潮。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及中国环境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建立和形成。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崭新的科学发展观。
(三)建立可持续发展农村统计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既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引导我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