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冯桂芬的经济思想讲述.pptx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冯桂芬的经济思想讲述

神隐之人 冯桂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冯桂芬(1809~1874) 晚清思想家、散文家。字景亭,号林一,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冯桂芬是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转换时代具有开拓意义的、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冯桂芬的思想上接林则徐、魏源,下启康有为、梁启超 著作写成传抄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部分刊行于七十年代,完整刊刻于八十年代,讨论签注于九十年代,其影响则从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从未间断。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家庭背景 出生于苏州西南,时属吴县。 商人家庭 父亲:冯智懋,冯智懋九岁时,其父去世,家庭不贫,但冯智懋这一支比较贫困,后学习经商,家境逐渐富裕。 个人修养很好、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母亲:谢氏,浙江嘉兴人。贤妻良母 妻子:黄氏,勤俭持家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冯氏家族有经商的传统,从冯桂芬祖上八代冯惠起世代经商。 冯智懋对冯桂芬寄予很大期望,疼爱之余,督责甚严。 “而于敦品、励学训之尤详”。 在冯桂芬的《显志堂稿》卷八中,有记载冯智懋特别教育冯桂芬:“人生以风骨为第一谊,不特于长官、座主宜为近礼之恭,即事君亦当刚正不阿,勿蹈唯诺之习。以顺为正,妾妇之道也。戒之哉!”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道光七年(1827年),青年冯桂芬应院试,考中秀才。 道光八年,进入苏州正谊书院学习,当时的山长叫做朱兰坡。对说文很有造诣,有《说文假借义证》等著作行世。对冯桂芬的治学路径产生了很大影响。 冯桂芬在正谊书院读书时,还曾受到江苏巡抚林则徐的赏识。林则徐将冯招至自己署中读书,将自己的《西北水利说》交给冯编校。 林则徐的经世思想对冯桂芬有重要影响。冯桂芬也对这位老师的拔识之恩铭记在心,在考取进士后专门写信给林则徐报喜谢恩,在林则徐去世后,苏州为林则徐建祠堂,冯桂芬撰《林文忠公祠纪》,称林“生平武功在滇,而文德所被,则吾吴最久。今距公去数十年,心歌腹咏,如公在时。” 朱珔(1769-1850)清学者、藏书家。字玉存,号兰坡,安徽泾县人。嘉庆七年成进士。嘉道时期著名大儒。 林则徐(1785-1850),道光三年任江苏按察使,道光十二年任江苏巡抚。 求学经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道光八年,冯桂芬应乡试,中副榜。副榜亦称备榜,是正榜以外录取的名额。 道光十二年八月,冯桂芬考中江南乡试第十六名举人。担任这次乡试主考官的,正是冯桂芬的恩师、江苏巡抚林则徐。 道光十三年,冯桂芬赴京参加会试,落第。 道光十五年,冯桂芬再赴会试,再次落第。 道光十八年,冯桂芬第三次赴京参加会试,第三次落第。 道光二十年,冯桂芬第四次赴京参加会试,这次高中榜眼。 太平天国以前,士子考中生员的平均年龄为二十四岁,中举时平均年龄是三十一岁,进士及第的平均年龄为三十六岁。冯桂芬登上这三级台阶的年龄分别是十八岁、二十三岁、三十一岁,比起同时代一般士子,每个台阶的提早五年以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冯桂芬是大神。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而与冯桂芬在正谊书院一起读书的好友洪铭之、顾子山,他们聪明绝顶但深受科举之害。 洪铭之善文章,工诗赋,文章惊警奇崛,卓绝一时。顾子山学问很好,对于明代到清代初各名家八股文章的源流如数家珍。 然洪铭之一意科举,屡困场屋,考了二十多年,致使家道中落。“文日高,名日噪,境则日窘”。最终郁不得志、穷困病死。 冯桂芬自己在科举道路上攀登知识,家庭由富而贫,两次失火,赀财尽毁。“举人为破家之子,亡命之徒” 冯桂芬日后专门写了《改科举议》《改会试议》等,收录在《校邠庐抗议》中,就改革考试内容、减少考试次数、改善录取方法,提出了一整套思想。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被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被命为顺天乡试同考官,这是冯桂芬第一次担任比较实际的官职。 冯桂芬在翰林院很清闲,也很清贫,没有什么灰色收入,往往需要家里贴钱才能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 冯桂芬不善交结,所以也没有轮到多少美差。冯桂芬父亲经商得法,有一些积蓄,一家六口团聚在京城也是其乐融融。冯桂芬的母亲在住房周围栽些桑树,养点蚕,也算有点江南的情趣。 冯母在道光二十五年去世,此后冯两年守制在籍。 为官生涯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即位。鉴于鸦片战争等内外危机,诏中外大臣各举贤才,八十岁高龄的潘世恩举荐林则徐、姚莹、冯桂芬等,冯桂芬得到皇帝召见。 不幸的是,七月,其父冯智懋去世,按照规制,冯桂芬需回籍守制。他失去了仕途上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苏州守制时,陆建瀛任两江总督,聘冯桂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