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越良电大毕业论文
《古诗十九首》艺术性探究目录
马越良
内容摘要
《古诗十九首》抒情情感之真
《古诗十九首》中表现出的强烈的孤独感
离别情感见孤独
忧虑人生无常之感见孤独
3、诗歌表达意象中的孤独感
四、《古诗十九首》中的抒情角度转换
五、《古诗十九首》艺术性的深远影响
六、参考文献
《古诗十九首》艺术性探究
内容摘要:《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录,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古诗十九首》的高超艺术成就既是人之觉醒的典型的表达方式,又是其达到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因此被誉为“五言冠冕”。它表达情感真切自然,抒情方式含蓄委婉,艺术风格温柔厚重。“《古诗十九首》是五言新体诗的星宿海:它一方面继承了诗三百篇,另一方面开创了建安魏晋的五言诗的风气。它的艺术价值也达到了纯熟境界,既有完整优美的外形,又有丰富充实的内容;而表现的方法,特具的风味,更是妙得难以用语言形容出来”。难怪钟嵘誉之为“一字千金”,胡应麟叹其“天工神力,时有独至。”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抒情人称 孤独感 抒情角度
一、论《古诗十九首》抒情情感之真
《古诗十九首》从思想和内容上分为思妇怀远和游子思乡两类,其中思妇诗八首,游子诗十一首。尽管在内容上差异较大,但是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所抒发的情感都是至诚至真的。以思妇诗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为例,其全文如下: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全诗一开篇便点明游子行不归,思妇的离愁别恨由此而发。在久别思深的心情中,思妇必然产生“浮云蔽日”的想法,但诗的结尾却笔锋一转,以贴切的安慰和深沉的祝愿归结全篇,其思念之深远,感情之真切,不得不令人赞叹。
再如游子诗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全文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心终老。
游子思乡,这只是一般的心理状态,但作为本篇的主题思想,诗人所要抒发的真正的感慨却是“同心而离居,忧伤心终老”两句。所谓“同心人”是“所思人”,也就是在“旧乡”的妻子。夫妻是共同生活的终身伴侣,很好在一起生活是双方共同的愿望,也就是《乐府 白头吟》所说的“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通过这两句,诗人把思乡念家的思想表达的淋漓尽致。
《汉书 艺文志》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一切民歌的基本精神,尤其是在《古诗十九首》中体现的更为深刻。首先要存在真情实感,然后才有可能写出感情真挚的诗歌。《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文人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他们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这与后期的慷慨磅礴的伟人大作相比,更加贴切普通人的情感,也因此更能引起多大人的共鸣,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二、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孤独感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尽管这些作品并非一人一时一地之作,但它们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共性,即都拥有一个颇为一致的主题:对时光易逝的感伤和空间辽远的恐惧,这是寂寞中的无奈,亦是孤独中的伤痛。它以其摄人心魄的感伤情调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共鸣。从诗歌的内容上来讲,它触及了人生最基本的情感:离别的情感、失意的情感、忧虑人生无常的情感,而这三类情感无不同时表达了人的内心的一种真实的情绪——孤独。从诗歌创作的形式上看,诗歌在意象表达方面也体现了这一种孤独感。
1离别情感见孤独
所谓相思定当远隔,孤独亦必然。思妇伤怀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个相当传统的主题,而抚慰和排遣内心的孤独可谓是中国古代思妇诗的主要基调,《古诗十九首》也不例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思妇诗,在十九首中共有八首,如: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荡子不归,辜负了岁月年华,更勾起了思妇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眷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庭中奇树开了花而情人却远在他乡,手持朵朵鲜花之时思念之情更不能已。青春独卧,情思难寄,忧伤的女子似乎只有在孤独的伤痛中把红颜老去,这里以乐景衬哀情,孤独悲凉之感跃然纸上。“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何来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冉冉孤竹生》)主人公把自己比作“寂寞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