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1).docVIP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1).doc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创新演练(人民版必修1) (时间:25分钟 :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D.义和团运动解析: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答案:A2.右图为拿起武器保家自卫的高山族战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于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他们的斗争得到清政府的支持粉碎了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企图表现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解析:图中反映的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高山族战士保家自卫反映了台湾人民的爱国情怀,故选D。答案:D慈禧曾说:“我本来是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的太狠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阻拦他们,始终总没教他们十分尽意地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地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  )洋务派         B.顽固派太平军 D.义和团解析:根据题意,“慈禧同洋人破脸”“进攻使馆”可得应该指的是清政府曾经对义和团运动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而义和团也曾攻打过洋人的使馆。答案:D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解析:义和团运动中的义和团战士曾经炮打东交民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答案:B晚清时期曾有人上奏朝廷:“万民誓不从日,割亦死,拒亦死,宁先死于乱民手,不愿死于倭人之手……”这一奏折是在某一条约签订后提交的,此条约应是(  A.《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解析:只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信息“誓不从日”“倭人”可知和中日甲午战争有关,而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答案:B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D.五四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拳民运动”“山东直隶”等信息表明这次运动是指义和团运动。答案:B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解析:鲁迅先生描述的现象,是“盲目排外”思想的典型体现,出现在农民阶级领导的义和团运动中,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农民阶级对西方的侵略和西方的文明分不清。答案:C学者相蓝欣在《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一书中提道:“(直隶义和团民中)船民的生活自蒸汽船引进后已一落千丈,常常找不到顾客,看着船板一天天地烂在河滩上。很多车夫马夫已失去了生活依靠,因为铁路运输既快捷,又便利。传统的驿站信使,虽有驾驭快马的非凡骑术,但远远比不上现代邮政电报的速度。”这一材(  )西方物质文明的传入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义和团运动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程C.义和团民众对西方物质文明存在严重的误解西方物质文明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冲击也带来机遇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方物质文明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并未涉及农业与手工业相分离的史实,故A项错误。B、C两项实际上表述意思相同,与材料内容不符合,可以排除。“义和团民中的船民的生活一落千丈”,说明西方物质文明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冲击;铁路运输快捷、便利,现代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庚子京畿拳祸,其始由二三愚妄大臣,逢迎亲贵(迎合慈禧太后),以攘除夷患为名,将欲撼动神器(动摇光绪帝的地位),邀非常之利,遂致乘舆远播(皇室离京外逃),生灵涂炭,款议屈就,岁币(赔款)无厌。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材料二 (按:1900年6月中旬,慈禧太后看到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卷67材料三 朝廷非不欲将此种乱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间,操之大蹙(急促),深恐各使(外国使馆)保护不及,激成大祸。故宫明清档案《义和团档案材料》材料四 (按:下文出自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外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夫中国外交之起,出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其间丧师辱国,赔请回答:(1)材料一、四关于义和团在京津地区发展的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哪一个比较正确?(6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慈禧太后改变对义和团态度的直接原因。(2分)(3)依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真实态度。(2分)(4)材料四是如何评价义和团的?这种评价是否可取?为什么?(8分)解析:本题的材料阅读量较大,设问也比较多,回答时要注意认真审题。第(1)2)问很容易就可得出答案;第(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