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糖药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降糖药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医药导报 2013年 11月第 32卷第 11期 ·1455· 降糖药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张婉珠 ,梁斌鑫 ,王维 (1.浙江省肿瘤医院,杭州 310022;2.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 310014) 摘 要 糖尿病是一种与胰岛素产生和作用异常、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全球 范围内持续快速增长,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对糖尿病病 因、发病机制和降糖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 究,不断有新的降糖药研制成功,该文综述 目前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其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降糖药物;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9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781(2013)11—1455—04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 人型胰岛素较常规胰岛素显效更快,且达到最大功效 提高,糖尿病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继心脑 的时间类似超短效胰岛素 J。不过吸入型胰岛素的 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之后第 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精确定量分装技术至今尚不够完善,而且成本较高,还 慢性疾病。目前,糖尿病患者以每年6%的速度上升, 存在局部黏膜损害乃至对肺功能可能带来的影响等问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2025年,据全世界糖尿病患 题。吸入型胰岛素完全取代 口服药物及皮下注射胰岛 者将达到2~3亿人 j。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主 素还有一条漫长的路。 要特征的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目前没有一种有效的 透皮给药系统,即经皮治疗系统,是药物通过皮肤 药物或手段能治愈,只能控制血糖达到一定的范围,从 吸收的一种给药方法,是近年来 国内外药剂学研究的 而降低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J。随着对糖尿病病因 热点。经皮给药是理想的胰岛素给药方式。有学者利 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降糖药物研制成 用离子导入、超声技术等方法对胰岛素透皮吸收进行 功,笔者在本文中对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现状及研究进 了研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胰岛素透皮吸收,不过 目前 展做一概述 。 尚无成熟的胰岛素经皮给药系统运用于临床 ]。 1 传统降糖药物 植入型释药系统,其释药方式是将药物经手术植 1.1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是最常 入或经针头导人皮下或其他靶部位,药物在此部位缓 用的降糖药,对各种类型糖尿病都有效。胰岛素的降 慢释放。吴璇等 研究了植入泵系统、固体载药系统 血糖作用是通过与肝脏、肌肉以及脂肪细胞上的胰岛 和注射载药系统3种类型,发现植入型释药系统给药 素受体结合,促进葡萄糖吸收,抑制肝脏葡萄糖释放。 不受 胃肠道因素和肝脏首关效应的影响,具有持续释 按照维持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超短效、短效、中效和 药、作用时间长、可直接作用于靶位等优点,适用于半 长效4类 。超短效及短效胰岛素制剂也称为餐时胰岛 衰期短、代谢快、其他途径给药效果差的药物治疗。不 素,作用快,持续时间短,主要控制餐后血糖,中效及长 过也会带来不少缺点,如植入手术造成创伤,机体对植 效胰岛素制剂也称基础胰岛素,作用时间长,主要控制 人体可能产生排异反应等。 基础血糖。临床上使用的主要为注射型胰岛素,胰岛 1.2 胰岛素分泌促进药 素皮下注射给药存在局部疼痛、不适、感染、免疫反应、 1.2.1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在临床上常作为治 脂肪萎缩及注射部位皮下硬结等缺点,因此世界范围 疗糖尿病的首选药。此类药物毒性低,低血糖是磺脲 内都在进行设计胰岛素非侵人性给药系统的研究。目 类降糖药最主要、也是最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