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VIP

(精编)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编)广东省揭阳一中2013-2014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附解析

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改革。管仲在齐国推行了“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鲁国也实行了“初税亩”。这些政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有 ①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 ②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 ③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④有利于限制土地兼并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 2.《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达 C.民风强悍 D.矛盾重重 3.“(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以上表述主要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①“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奖励军功,按功授爵 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4.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①新兴地主阶级 ②自耕农阶层 ③奴隶主阶级 ④商人阶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A.封建化的过程 B.农业化的过程 C.工业化的过程 D.汉化的过程 6.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7.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8.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 改姓 鲜卑姓 改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穆 步六孤 陆 贺赖 贺 独孤 刘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姓为汉姓 D.消灭了鲜卑陋习 9.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自创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体现了 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 C.王权高于教权 D.教权与王权互不干涉 10. 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11.16世纪的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C.“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 D.“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 12.“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13.恩格斯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加尔文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      B、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C、加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加尔文主张加强王权 14.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这一规定: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 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 ③从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