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 X射线

三、 X射线波长的测量 原理: 利用X射线在晶体的衍射可以测定它的波长, 晶体作为立体光栅,一束X射线射入晶体,发生衍射时,从任何一晶面上,那些出射方向对平面的倾角与入射线的倾角相等的X射 线,满足布拉格公式 n?=2dsin? n=1、2、….. 出射线就会加强。 实验表明:X射线谱由两部分组成:波长连续变化的连续谱和由分立谱组成的特征谱或称标识谱。 X射线连续光谱 两类 X射线的特征谱 (标识谱) 3. 莫塞莱定律及原子序数的测定 X 射线的应用 X 射线探伤 X 光机对人体透视 研究固体结构 固溶体的成分比例 相变研究 一般形式: ? =R(Z-an)2(1/n12-1/n22) 四、莫塞莱定律 莫塞莱研究了一系列元素的K线系,发现各元素的K线系的光谱项的平方根 K?线: ?=R(Z-1)2(1/12-1/22) L ?线: ? =R(Z-7.4)2(1/22-1/32) 根据元素X射线在图上的位置,就可定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 8.3 与x射线有关的原子能级和能级跃迁图 不难看出,其能级结构十分类同碱金属能级结构,X射线是内层电子的跃迁。为此,需先将内层电子电离形成空穴。由于满壳层的轨道角动量、自旋角动量和总角动量都为零,所以少一个电子壳层的上述角动量分别与该壳层只有一个电子的角动量相同(只是方向相反)。由此推知,少一个电子的原子态(即电离态)与只有一个电子(碱金属)的原子态相同。 当K壳层的一个电子被电离后,原子处于电离态。电离态的能级与中性原子未电离的基态能相比为最高。L层的电离态能级次之,形成电离态能级如图所示。 电离能是使某壳层一个电子被电离所需的能量;也是该壳层电子的结合能。若用光子电离(共振吸收)该能量又称吸收限。为了描述内层电子向“下”的跃迁,需将上图倒转。电子跃迁后的末态为K、L、M…时,对应的X射线分别称K线系,L线系,M线系…,同一个线系中用α,β,γ…表示不同的上能级向同一下能级跃迁的谱线。例如从L、M、N层向K层跃迁的K线系,依次表示为Kα,Kβ,Kγ 。在Kα线中还有两条Kα1,Kα2线对应 2P3/2和2P1/2向下的跃迁。X射线特征谱的选择定则也与碱金属光谱相同。 8.4 X射线的吸收 一、X射线的吸收律 二、吸收限及其应用 一、 X射线的吸收率 当一束强度为Io的X光通过厚度为dx的吸收体后,强度减低 对上式微分 称衰减系数。 X射线经过物体后减弱是由两个过程产生的 一是被物体吸收;二是被物体散射。 设吸收系数为 ,散射系数为 则 称质量衰减常数。 称质量吸收系数。 质量吸收系数随波长的变化 3.吸收限及应用 从上图不难看出,吸收系数随X光子能量增加而下降,这是由于X光子能量越高,其穿透性越强。仔细观察会发现,图中有几处吸收系数突然增加。这些吸收突然增加出称吸收限。 它们对应K、L、M…吸收线。 K、L、M…吸收限是X光子分别使K层、 L层、M层一个电子电离发生共振吸收的能量。 吸收限的出现,再次证明原子内部电子的壳层结构。 K 吸收限1条,L吸收限三条 8.5 康普顿效应 一、康普顿效应 二、康普顿散射公式 1923年,康普顿在研究X射线经物质的散射实验中发现,散射的X光除有原入射波长成分外,还有波长较长的部分,其波长差随散射角θ而变。 一、康普顿效应 粒子性- 康普顿效应(1927诺贝尔奖) 实验结果--除原来谱线外, 出现波长变长的另一条线. 波长改变的数值与散射角有关, 随角度的增加而增强; 且随着散射角的增大, 新谱线增强,原谱线减弱. 经典瑞利散射不能解释散射波长随θ的变化. 康普顿应用了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认为X射线经物质的散射是光子与外层电子(可视为自由电子)的碰撞过程。在碰撞中遵从能量和动量守恒 二、康普顿散射公式 * * 8.1 X射线的发现及其波性 8.3 康普顿效应 X射线的发射谱 8.2 第八章 X射线 8.4 X射线的吸收 8.5 X射线的应用 8.1 X射线的发现及其波性 二、X射线的发现 三、X射线的衍射 四、X射线的偏振 返第八章 伦琴,1845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商人家庭,1869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博士学位。1895年11月8日傍晚,伦琴在研究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实验时,为了避免杂光对实验的影响,他用黑纸板将管子包起来,却发现距阴极管一段距离外的一块涂有铂氰酸钡结晶物质的屏幕发出了荧光,伦琴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射线,经检查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