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道中(其一)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城道中 (其一) (北宋)苏轼 关于本诗 《新城道中》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3年(宋神宗熙宁六年)旧历二月视察杭州属县,自富阳经过新城(今富阳新登镇)时所作。这首诗写出作者在这次出巡途中见到的美景(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和在这次山行中感受到的乐趣。 新城道中(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自读思考: 1 结合注释读懂诗句意思; 2 你最喜欢哪一句诗?为什么? 3 这首诗用了那些艺术手法,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艺术手法术语知多少? 表达方式 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抓特点) 对偶、排比、反复 (句式)设问、反问(看问号)、双关、互文(一分为二) 表现手法 对比、衬托、正衬, 反衬(以动衬静 以声衬静 以乐景衬哀情)。 虚实、动静、渲染、烘托、用典。 抒情手法: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命题方式: 1.从某种具体手法(表达技巧)角度赏析诗句 2.请赏析这首诗(某联)用的哪些手法。 3.情景关系角度赏析这首诗(某联)。 4.写景抒情有什么特色? 注意:表达技巧二写作技巧二手法二艺术手法 答题模板: 1.用了什么手法? 抓取特点,辨识出手法,用术语指明。 2 怎么用的? 落实在诗句中,具体分析。 3 效果如果? 固定效果,特定效果(内容上、情感上)。 本诗大意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东风像是知道我要到山里行,吹断了檐间连日不断的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岭上浮着的晴云似披着丝棉帽,树头升起的初日上挂着铜钲。 本诗大意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矮矮竹篱旁,野桃花点头含笑;清清的沙溪边,柳条轻舞多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生活在西山一带的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款待好闹春耕。 诗词赏析 首联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写诗人正打算去山里,恰好这时春风吹断了屋檐下积雨的声音,他心里愉悦,因而觉得春风极通人性,仿佛知道他这羁旅之人要去山里,特意为之吹断了积雨。这样写,就使“东风”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也即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写“我欲山行”,写春风吹断了积雨,新颖别致,饶有诗意,有领起下文描写春晴之日山村风物、山人生活的作用,也为全诗写景抒情奠定了轻松活泼的基调。 颔联 描写春晨山村晴景。诗人选择了山头、白云、树梢、初升的太阳等四种自然景物来加以描绘,并以“披絮帽”(戴棉絮制成的帽子)与“挂铜钲”(挂铜盘)分别比喻“岭上晴云”与“树头初日”。以絮喻白云并非苏轼首创,此前韩愈就有“晴云如擘(bò)絮”的诗句,但苏诗用“披絮帽”来比喻笼罩在山头上的白云,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更为贴切、形象、生动。诗人以“挂铜钲”喻“树头初日”也基本上达到了“形似”。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颈联 继续描写山村的自然景物,语言生动,诗意盎然。出句“野桃含笑竹篱短”重在描写“野桃”,对句“溪柳自摇沙水清”主要是刻画“溪柳”。前者以“野桃含笑”这拟人化的诗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野生的桃树鲜花绽开;而以“竹篱短”三字侧面烘托“野桃”高过竹篱。后者写溪边柳的枝条在春风吹拂下摇曳多姿、翩翩起舞。写活了“野桃”、“溪柳”,使山村自然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尾联 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更增添了这种喜情。此联紧扣一个“乐”字。雨过天晴,春暖花开,景致优美,令人心旷神怡,何况这又是闹春耕的大好时光。如此美景良辰不能不使农人倍感欢欣。西崦(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其乐无穷。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意境优美 山岭白云缭绕,树梢朝阳悬挂,野桃笑脸迎人,溪柳摇曳多姿,溪水清澈见底,这充满生机的景色与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喜闹春耕的生动场面以及诗人欢快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香与生活的气息,组成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村风物画。 艺术手法 这首七言律诗中间四句组成一套山水画屏。前两句描写远景,用的是比喻手法:山峰戴上洁白的絮帽,树枝挂着明亮的铜锣,把晴天云朵和初升的太阳写得形象生动而富有神采;后两句描写近景,用的是拟人手法:野桃花倚篱而笑,杨柳枝无风自摇,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神态举止,真是妩媚极了。进得山来,桃花笑,柳条舞,一路喜气盈盈。新奇的比喻,巧妙的拟人,不仅描绘出山野花木之美,而且烘托出诗人山行之乐,内心之乐和景色之美互相影响,互相渗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