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米跨厂房桁架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2012
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二、结构简图 2
三、荷载计算 4
四、内力计算 5
五、杆件设计 6
六、节点设计 10
钢结构课程设计
一、设计资料
厂房纵向长度90m,纵向柱距6m。采用钢桁架屋架屋架跨度为24m。
结构采用梯形。
屋架采用Q235B钢材,构件选用热轧角钢。节点采用焊接,焊条为E43型。
屋盖结构采用型钢檩条,压型钢板作屋面板,荷载为:
屋架及支撑自重标准值:
q=0.12+0.011L,L以m为单位,q以kN/m2为单位
屋架铺设管道荷载标准值:0.20kN/m2
屋面自重标准值:0.35kN/m2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0kN/m2
积灰荷载:1.20kN/m2
二、结构形式及支撑布置
绘出屋架屋面的横向支撑及檩条图
对钢屋架进行内力、杆件截面尺寸的计算,并进行最不利内力组合;设计一个下弦节点、一个上弦节点、支座节点、屋脊节点及下弦中央节点。
结构形式及支撑
桁架支撑布置
符号说明:SC:上弦支撑; XC:下弦支撑; CC:垂直支撑
GG:刚性系杆; LG:柔性系杆
三、荷载计算
桁架及屋盖
沿屋面分布的永久荷载乘以1/cosa=1.006换算为沿水平投影面分布的荷载。
荷载标准值
按屋面水平投影计算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标准永久荷载:
屋面自重 1.006*0.35=0.352kN/m2
管道荷载 0.20kN/m2
屋架和支撑自重 0.120+0.011x24=0.384kN/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0.936kN/m2
标准可变荷载:
屋面活荷载 0.50kN/m2
积灰荷载 1.20kN/m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 1.7kN/m2
考虑以下三种荷载组合
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
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全跨屋架和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
(1)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全跨节点荷载设计值:
F1=(1.35*0.936+1.4*0.7*0.50+1.4*0.9*1.2)*1.5*6=29.39
F2=(1.2*0.936+1.4*0.5+1.4*0.9*1.2)*1.5*6=30.02
F3=(1.2*0.936+1.4*0.7*0.5+1.4*1.2)*1.5*6=29.63 取F2=30.02
(2)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
全跨永久荷载设计值:
对结构不利时:
F12=1.35*0.936*1.5*6=11.37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F12=1.2*0.936*1.5*6=10.11 (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对结构有利时:
F13=1.0*0.936*1.5*6=8.42 取F12=11.37
半跨可变荷载设计值:
F21=1.4*(0.7*0.50+0.9*1.2)*1.5*6=18(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F22=1.4*(0.50+0.9*1.2)1.5*6=19.89(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F22=1.4*(0.7*0.50+1.2)1.5*6=19.53 取F22=19.89
(3)全跨桁架包括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自重+半跨屋面活荷载(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全跨节点桁架自重设计值:
对结构不利时:
F31=1.2*0.384*1.5*6=4.15
对结构有利时:
F32=1.0*0.384*1.5*6=3.46 取F31=4.15
半跨节点屋面板自重+半跨节点屋面活荷载设计值:
F4=(1.2*0.35+1.4*0.50)*1.5*6=10.08
内力计算
桁架内力组合表
杆件名称 杆件内力系数 全跨永久荷载+全跨可变荷载N=P*③ 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N=P全*③+P半*① 全跨永久荷载+半跨可变荷载N=P全*③+P半*② 全跨屋架和支撑自重+半跨屋面板重+半跨屋面活荷载N=P全*③+P半*①或② 计算内力 P=1(Aa为1/2P) 在左半跨 在右半跨 全跨 ① ② ③ 上弦杆 AB 0.0 0.0 0.0 0 0 0 0 0 BC -6.25 -2.4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