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任务书.doc

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任务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任务书

吉林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PAGE  PAGE - 7 - 吉林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任务书 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 Different metal materials under the acid and alkali medium corrosion research 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t 学生姓名: 宋扬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材化1001 指导教师: 张福胜 职 称: 教授 起止日期: 2013.12.23 ─ 2014.6.15 吉 林 化 工 学 院 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须知 1、认真学习理解《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及规范(试行)》。 2、努力学习、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内容。 3、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弄虚作假,不抄袭别人的工作内容。 4、实验时,爱护仪器设备,节约材料,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实验室有关制度。 5、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资料应于答辩结束后及时交给教学院收存,学生不得擅自带离学校。经指导教师推荐可作为论文发表。 6、妥善保存《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将任务书同毕业设计(论文)一同交给指导教师。 题目:不同金属材料酸碱介质腐蚀研究 题目来源(教师科研、实际生产、社会经济发展、模拟等): 教师科研课题 论文主要条件及技术参数: 金属表面与电解质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破坏,反应过程中有电流产生。通常按电化学机理进行的腐蚀反应至少有一个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并以流过金厲内部的电子流和介质中的离子流构成电流回路。阳极反应是氧化过程,即金属失去电子而成为离子状态进人溶液;阴极反应是还原过程,即金属内的剩余电子在金属表面;溶液界面上被氧化剂吸收。电化学腐蚀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腐蚀。金属在大气、海水、土壤及酸、碱、盐等介质中所发生的腐蚀皆属此类。 主要试剂: 201不锈钢 硫酸 H2SO4 盐酸 HCl 醋酸 H2COOH 个人重点(同??大题目下有个人侧重部分时填写): 掌握用重量法测试金属腐蚀程度的方法。 了解金属腐蚀防护的方法。  论文内容及工作量: 1.试样制备: 将试验原料(金属样片),用剪刀剪成长、宽分别为15mm、10mm的碎片,去除表层氧化皮污垢和材料的缺陷,经表面处理后,还必须对实验去油脱脂,除污并彻底清洗,干燥后置于干燥器中静止24小时,称重使用. 试验: 将配制好的硫酸(ω=26%)放入三个烧杯中,编号为硫酸1、硫酸2和硫酸3,并分别置于室温(20℃)、40℃和60℃的恒温水浴锅内。硫酸(ω=13%)放入三个烧杯中,编号为硫酸4、硫酸5和硫酸6,并分别置于室温(20℃)、40℃和60℃的恒温水浴锅内。盐酸(ω=5%)放入三个烧杯中,编号为盐酸1、盐酸2和盐酸3,并分别置于室温(20℃)、40℃和60℃的恒温水浴锅内。醋酸(ω=12%)放入三个烧杯中,编号为醋酸1、醋酸2和醋酸3,并分别置于室温(20℃)、40℃和60℃的恒温水浴锅内。 将样品编号放入烧杯中,静置观察。 参考资料及参考文献目录: [1] 梁成浩.现代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M].第一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 :1-10. [2] 魏宝明.金属腐蚀理论及应用[M].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 1984年12月 :1-18. [3] 叶康民.金属腐蚀与防护概论[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年 :1-7. [4] 李美栓.金属的高温腐蚀[M].第一版.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年. [5] 张敏,黄红军,李志广,万红敬.金属腐蚀监测技术[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7(第5期). [6] 郭新刚,宋鹏涛,王永宁.奥氏体不锈钢的腐蚀机理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第17期). [7] 王玉荣,乌日根.金属材料电化学腐蚀机理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第4期). [8] 李自力,杨燕.金属材料交流腐蚀机理、影响因素[J].化工学报, 2011(第7期). [9] M. Dubiel, C. H. Hsu, C. C. Chien, F. Mansfeld, and D. K. Newman。Microbial Iron Respiration Can Protect Steel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