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8.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第一课时(总34课时) 一、教材依据:人教版高中语文新课标试验教材必修3第8课。 二、设计思想:   本课属古代议论性散文。对于这类文言文,重点应放在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另外还要通过指导和启发,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孟子及其仁政思想。 2.能力目标:朗读文章,突破语言障碍,形成语感,初步读通文章。 3.情感目标:从孟子的成长过程获得一些启示。(成长与环境) 四、教学重点:1.通读文章,读准字音,订正一些常见错误。(纠正学生预习时的误读) 五、教学难点:1.试理解文章,并当堂背诵。 六、教法选择: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 七、学法指导:朗读-体会-背诵 八、教学准备: 九、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 1.试背诵孟子的名句、请同学们整理有关孟子的典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典故成语如:孟母择邻、孟母断织、五十步笑百步、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挺身而出、舍我其谁) ㈡作者及背景 1.作者孟子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孔孟,并尊称他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童年时代:三岁时父亲逝世,孟子便与母亲相依为命。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孟子自小便受严格的管教,据说他自从搬家以后,便十分认真读书,稍大一点,孟子变得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她要孟子勤奋读书,要不然将会像那块麻布般,变成一团废物。孟子牢记母亲的教诲,立志成材。 青年时代:孟子长大后,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于是决定离开邹国到孔子的家乡鲁国深造,其老师正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通过学习,孟子认为孔子是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于是他立志发展孔子的思想。 成年晚年:孟子醉心研究,终于名声大噪,邹国和鲁国国君也时常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可惜邹、鲁这样的小国,很难实施孟子“仁政”的抱负。他决定带着学生到东方大国齐国去。 但是齐国所采取的是锻炼精兵使国家更为富强的政策,对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后,孟子来到膝国,膝国太子对孟子的“仁政”十分感兴趣,于是孟子便在膝国实行他“仁政”的思想。遗憾的是,膝国是个小国,时时有被灭亡的危险,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于是到其他国家宣扬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没有一位君主愿意实施他的政策。孟子放弃继续宣扬仁政的念头,决心写书建立学说。 2.孟子的思想: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3.文章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因为惧怕秦车,于公元前339年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㈢创设情景,自读自悟 1.教师范读文章,学生认真听,纠正预习过程中读错和字。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衣(yì)帛(bó) 鸡豚(tún)狗彘(zhì) 庠(xiáng)序 饿莩(piǎo) 无(wú通毋)失其时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2.教师指导学生对上面的字一一正音,齐读加强记忆。 3.教师指导学生齐读文章,注意预习时读错的字音。 4.教师把学生按 ㈣读读议议,披文入情。 第二课时(第35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