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正确解读教材落实年段目标.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正确解读教材落实年段目标

* 让教材目标为我们的教学导航 实验小学 牟燕林 说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下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识字、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认《生字表一》200个汉字(分散于课文后横条里。此外,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要求读准字音;会写《生字表二》300个汉字,要求掌握字音、字形及字义(分散于课文后方格里)。要求认识的识字量为下限,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使用词典。 4.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年级上册教材 1.认识《生字表一》的200个汉字(教材P161—P163),会写《生字表二》的300个汉字(教材P164—P166)。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200个,会写1600个字。 2.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自主识字,增加识字量。 3.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巩固是识字教学的重点,最主要的方法是让学生多接触、多见面,特别是在阅读中多见面,还可以在小练笔和习作中,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适当的时候可引导学生做一些归类整理来帮助巩固。 4.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把字写端正,写美观)。 5.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如: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等)。应提醒的是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而要注意写字的质量。 三年级下册教材 1.读写词语355个(P165—P170),并能理解运用。 2.积累特色词语:(1)描写心情的词语(P41) (2)AABB式、ABB式、“又A又B”式、“不A 不B”式。熟记这几类词语,并能根据要求写出几个。 3. 了解汉语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初步学会分析一些简单的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P98)。 4.认识反义词,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P114)。 5.成语:能写出含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字的成语(P81);积累八字成语(P114);学习成语故事(刻舟求剑、闻鸡起舞)后,能复述故事,理解寓意。 词 语(三上) (三下) 词 语 1.读写由识字、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写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运用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2.会写教材后《词语表》中的词语(P167—P172),并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3.培养学生通过识记、摘抄等形式,养成课内、课外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尤其鼓励学生多积累本册教材中的词语,如:语文园地(一)“宽带网”中的“生花妙笔、绿茸茸”等(P16);第二组课文导语里的“自由自在”(P17);第10课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我要把喜欢的词语抄下来”(P40);语文园地(三)的成语故事“买椟还珠”(P50);语文园地(四)的“看图说成语”中的“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P70)等等。 4.积累本册教材中“我的发现”中的词语(近义词、反义词、同音词、含反义词形式的成语、数字式成语、AABB式成语、ABAC式成语等),以及“读读记记”、“读读背背”和“趣味语文”中的成语,丰富词汇。 5.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课后习题指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如:第1课课后第3题;第6课课后第2题等。 句 子 1.会背会写语文园地中的名人名言(学习类)、农谚、古诗名句、三字经、对子歌等特殊句子,体会祖国文字的隽永、优美。 2.标点:(1)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2)知道引用人物的话时,所说的话与陈述性成分在句子中的三种位置关系,初步了解三种情况下标点符号的各自用法。 1.积累教材“读读背背”中的名言警句、经典诗句、歇后语等特殊句子。 2.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教材中的精彩语句,如:第2课课后第2题(P7)、第6课课后第2题(P24)、语文园地(三)“读读记记”中的句子(P10)、第13课课后关于珍惜时间的格言(P55)等等,还可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等带有修辞手法的语句。 3.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搜集优美语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4.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用抓住关键词体会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第1课课后练习第3题(P4),第6课课后练习第2题(P24)等等。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