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doc

为阅读教学找到“支点”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49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和挖掘阅读文本的“支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文本的秘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进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代文阅读中,我们应该如何找到文本解读的最佳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找准“关键点”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总有它的关键词,作为教师,我们应深入文本,找出关键词作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如教学鲁迅的《故乡》,笔者引领学生聚焦一个“变”字,然后追问“故乡的什么变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很快总结出:故乡的景和人都发生了变化。然后,通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青年杨二嫂和老年杨二嫂的对比,以及对他们变化原因的思考,体悟到小说深刻的主题,也学到了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故乡》这篇小说,笔者没有刻意去讲小说的三要素,但对三要素的解读已经包涵其中。这样,一篇3000多字的小说,按照传统方法去讲,3课时未必完成。而用这种方法去讲,仅用2课时,学生品读细腻,活动充分,理解深刻。用一个词切入文章,笔者还尝试过多次,如:《我的叔叔于勒》用一个“钱”字,《孔乙己》用一个“哀”字, 《安塞腰鼓》用一个“好”字。   二、捕捉“模糊点”   模糊点就是指学生阅读过程中似懂非懂的地方。由于学生欣赏能力有限,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具有片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反馈信息准确捕捉学生认识的模糊点,提问引导,能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推测“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作结。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学生对此理解往往有些模糊,有的认为孔乙己死了,有的认为没死。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思考:“大约”“的确”是否矛盾?它们分别有什么含义?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大约”“的确”这两个词的隐含意义。像孔乙己这样身份低微的多余人,死于何时何地何因,无人过问,也无人知晓,所以说“大约”死了;他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情形和掌柜后来不再提起他,“我”也没有再看见他,表明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已经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确”死了。文句的言外之意无穷,耐人寻味。   三、深究“疑难点”   “学贵有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疑是思之源,质疑是探索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抓住课文的疑难点引导学生去探求,能迅速激起学生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疑难点是引导学生向纵深理解课文的突破口。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当我后来坐在老王的车上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一般来说,有人问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应该回答“是”或“不是”,而老王的回答却是“住那儿多年了”,这岂不是答非所问吗?这一令人生疑的一问一答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的绝佳之处。学生对过对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不难理解这是老王贫困生活的一个体现。但老王为什么还要在这荒僻的胡同居住这么多年甚至直到死亡?这一细读,不难读出老王一生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而且多年没有改变,生活的艰辛、人物的心酸自然地流露出来,对老王的悲悯之心也油然而生。这一细读为下文理解老王的善良打下了基础,使学生对人物一生的苦与善体验得更加深刻。   朱自清的《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抓住句中的称谓这样质疑:“我”的儿子,就是“我”父亲的孙子。那作者为什么不写成“惦记着他的孙子”呢?一个小小的称谓的区别,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用在此处,自有其深意,学生对此往往也会心存疑惑。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是作者表达父亲“忘却我的不好”,表现对“我”的宽容和牵挂,因为惦记“我”很深,所以还连及“我”的儿子,如果说成“惦记他的孙子”那就显得与“我”无关,而不能表现对“我”的深刻的惦记了。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中父亲的一片爱子深情。   四、填补“空白点”   “文有不言者”,“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譬如一室内,人之所游焉息焉者,皆空处也”。这“空”正是作者布置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意义空白。文章中常有一些“空白”处,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学会在“空白”处有机填补,从而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