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重庆市涪陵区中峰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VIP

2017年重庆市涪陵区中峰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重庆市涪陵区中峰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课件 新人教版

为何抓人?抓何人?老妇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中是怎样描述的)? 打仗抓人;抓壮年男子; “老妪力虽衰” 为何连这样一个年老力衰的老夫人都不放过? 战乱 研读《石壕吏》 石壕吏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诗歌叙述了差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人也未能幸免的故事。 全优中高考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全优中高考网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诗歌,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 2.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准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第一课时 研读《望岳》《春望》 杜甫二十岁后,开始“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赴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他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望岳》一诗就是这一时期他的代表作品。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且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说一说诗中“望”的角度各是怎样的? 首联是远望,写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写的是实景;颔联是近望,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虚笔,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颈联是仰望,写的是实景;尾联是诗人想象登高俯视,写的是虚景。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那种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中途被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 望 朗读诗歌,感知诗意 《春望》朗读视频 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传达出诗人什么感情?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组成了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使人满目凄凉。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写了花、鸟。花鸟本应是赏心悦目,诗人因感时伤别,见到花鸟反自落泪伤心。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颈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境况? 传达出了自开春以来,战火持续不断,诗人与家人音信难通的境况。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尾联写诗人动作,诗人为什么“搔头”?这一动作流露出诗人什么情感? 目睹眼前颓败之景,心念远方家人的安危之状,不觉搔首踟蹰,传达出忧国、伤时、思家的悲哀。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这首诗描绘了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表达了诗人面对山河破碎、国都沦陷而产生的忧国、伤时、思家之情。风格沉郁悲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