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摆滑坡勘察报告送交讲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龙里县湾寨乡甲摆赏甲摆3、4、5、9组 不稳定斜坡勘察报告 报告编写:审 核:总工程师: 长: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 (一)位置、交通 1 (二)不稳定斜坡概述 1 (三)目的及任务 1 二、不稳定斜坡区环境及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2 (一)自然地理条件 2 (二)地层岩性 2 (三)地质构造及地震 3 (四)水文地质条件 3 (五)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3 三、采用的规范及依据 3 四、勘察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3 五、地质灾害特征 4 (一)不稳定斜坡边界 5 (二)不稳定斜坡形态 5 (三)推测滑体 5 (四)推测滑面及滑带土 5 (五)推测滑床 6 六、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程度评价 6 七、形成机制 6 (一)基本条件 6 (二)诱发因素 6 八、不稳定斜坡稳定性评价 6 (一)目前稳定状态定性评价及发展趋势分析 6 (二)稳定性定量计算与评价 7 九、防治措施建议 8 (一)方案比选 8 (二)选定方案 9 十、结论与建议 9 附 图 1、龙里县湾寨乡甲摆赏甲摆3、4、5、9组不稳定斜坡勘探工作布置图 1:1000 2、龙里县湾寨乡甲摆赏甲摆3、4、5、9组不稳定斜坡勘察剖面图 1:1000 3、龙里县湾寨乡甲摆赏甲摆3、4、5、9组不稳定斜坡勘察稳定性计算剖面图 1:1000 4、龙里县湾寨乡甲摆赏甲摆不稳定斜坡钻孔柱状图 1:100 5、浅井展示图 1:50 附 件 1、岩土试验测试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位置、交通)该于20年月日进入不稳定斜坡现场开展不稳定斜坡勘察工作,至月2日完成野外工作。 1、初步查明滑体的边界、规模、不稳定斜坡体结构及不稳定斜坡面(带)的位置,了解地下水位、流向和性质。 2、取得必要的物理力学参数,进行不稳定斜坡体稳定性计算与评价、机理研究,为防灾减灾,进而对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处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9。C ,极端最高温度36.6。C,极端最低温度-6.9。C,年平均无霜期288天,最少年降雨量868mm,最多年降雨量1968mm,年平均降雨量1445.5mm,雨季主要集中在5~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多年平均降雨量(日平均3.96mm),多年一日最大降雨量307.4 mm(2000年6月8日,为400年一遇),年平均相对湿度79%。长江流域乌江水系m,最低海拔高程为其下溪沟,高程1080m,相对高差340m,自然坡度在6~50(之间。见现场照片 (二)地层岩性 根据现场调查和钻探揭露,勘察区地层由新至老为第四系(Q)、泥盆系中统大冶组(D2d)砂岩与灰岩。 1、耕植土(Qpd):褐黄色、褐灰色,主要成分为由粘土夹碎石,含植物根系,平均厚度0.5m。 2、粘土夹碎石(Qel):褐黄色、褐灰色,由粘土夹碎块石组成,主要分布在斜坡中下部,揭露厚度0~28m。 3、基岩分为泥盆系独山组(D2d)砂岩与灰岩 强风化砂岩:灰黄色,岩体破碎,岩性呈粉土状和沙状。 中风化砂岩:灰黄色、灰色,岩体较破碎,岩芯呈块状及短柱状,岩芯采取率30-50%。 中风化灰岩:灰色、灰白色,节理裂隙发育,薄至中层状,在河道边见出露。 (三)地质构造及地震 斜坡坡脚有断层F平行河道经过,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岩层单斜产出,覆盖层为第四系耕植土与粘土夹碎石,下伏基岩为泥盆系独山组(D2d)灰黄色中厚层砂岩与灰色灰岩,受断层影响,砂岩地层产状为280°∠15°。灰岩地层产状为115°∠65°。 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调查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为设计地震第三组。 (四)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地下水 (1)、地表水 斜坡区地势较高,汇水面积较小,其下部有一溪沟自西向东径流。勘察时处于枯水期,河水流量约6.0L/s,水位高程1080m。 (2)、地下水 根据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地下水动力条件及含水介质特征,斜坡区地下水类型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①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Qel)残坡积层与强风化砂岩中,富水性弱; ②基岩裂隙水,赋存于泥盆系独山组(D2d)砂岩与灰岩裂隙中,含水性弱。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区内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由于泥盆系独山组(D2d)砂岩与灰岩含水性弱,地下水的入渗深度受地形、岩层产状等因素的控制,沿地形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