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zmj—2212—6636语文复习
如何写新闻短评 ——高考备考考点之选做篇 《新闻写作与实践》: “学习依据新闻事实撰写简短的新闻小评论。” 2010年《湖南卷考试说明》选考内容强调: 表达应用 E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 第六大题,选做题,设两个小题,二选一。一是个性化解读文化经典,二是写新闻短评,均为主观题,答案100字左右。6分。 2011年全国高考湖南卷第六题、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9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本报北京4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今天宣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与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人口净增长量1.3亿相比,减少了约5600万人。 十年人口数字的变化反映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同时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居住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分,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4月29日头版,有删节) 请从上述消息中,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9分) “新闻短评”写作: 1.引述新闻事件就是“叙事” 2.就新闻展开议论就是“评论” 新闻短评的组成 标题 正文:简明扼要的叙事 (引) 准确深刻的评论 (议) 融情于理的小结 (联 结) 【答题要求】 题材是新闻,题目是新闻短评,即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方面做的评论,要有自己对事实的看法即观点,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联系材料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议理,结构也要求要基本完整。期中新闻评论的角度选择不能脱离所提供的新闻事实。 针对2011年湖南卷: “新闻短评”写作分四步:标题—事实—评论—小结。标题要彰显主旨,一般是“什么怎么样”;概述新闻要简洁,一般是“什么怎么样或谁怎么样”;观点要直击要害,分析要深刻集中(可并列展开、递进展开,也可正反结合;可以析原因、揭本质,也可以谈后果、提措施与办法等)。篇幅要短,200字左右,重在评析。 【答案角度提示】 ①人口变化成绩方面的校对:“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以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和步伐加快”; ②人口现状面临挑战方面的角度:“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③上述两个方面中的每一个点都可作为一个角度; ④整体的角度:对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做整体评论; ⑤其他角度:如“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的角度;“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省份与“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相结合的角度;“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相结合的角度等。 【答案示例】 经济发展影响到人口的流动 流动人口的增加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有内在联系。从上则新闻看来,流动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而城镇人口比重与2000年比也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大量吸往城市,流动人口主要就是农民工进城的现象反映。材料中还提到,人口数量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和江苏省,应该与这些省份经济发展较快,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入城有很大关系。所以说,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口流动的方向和规模。 如何写作新闻短评 材料一:目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沪上某中学在开学前推出一项新规:将手机请出校园。但此举引起不少争议。 材料二: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继红小学校长尚庆莲建议“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引发广泛争论,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力挺这一建议的,也有代表和委员持反对意见。 请你用探因分析法对此事件进行评论。 中小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危害猛于虎 。(观点)①首先手机辐射较大,很多学生喜欢随身携带,长此以往将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②再有学生利用上课时间或就寝时间玩游戏、发信息,将分散精力,影响学习;③另外手机短信让学生在考试时的“小动作”科技化了,代替了“传纸条”,造成了学业质量的下降和价值观的迷失;④最后手机的使用会造成学生盲目攀比的心理,增加家庭负担。(分析)因此我不主张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使用手机。(结论) 阅读下面新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eb测试05拾遗篇.ppt
- wangdìpìng哈姆莱特.ppt
- Whatdoeshelooklìke.ppt
- v爱学网用户体验汇报PPT模板.ppt
- WLAN的技术基本介绍.ppt
- wll矛盾的同一与斗争.ppt
- WPF控件的使用与布局.ppt
- wo3-3让生命之花绽放.ppt
- wrìtìng之描述外表tell.ppt
- WINXP的操作系统的安装.ppt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