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docVIP

谈怎样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怎样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doc

谈怎样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为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重要基础地位、校方按照德育目标要求设定德育内容、注重个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自我教育、德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注重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中小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037-01   我国中小学德育在的当合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了明显的成就,不断朝着有序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物利主义浪潮袭涌下与西方思潮的影响下,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现象,一部分人思想道德滑坡,行为举止方面丧失了清明的内省与定力。同时,传统的学校德育工作也在家庭、学校、社会、学生个体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了德育工作的低效。鉴于此,深入研究怎样来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运用新思路和新方法来提高育人效果,就凸显出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充分发挥家庭德育的重要基础地位   家庭是人的初始港湾,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环境,是塑造情感、意志、性格、品德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接受品德教育的开端。父母亦为第一任教师,家长自身道德品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取向和政治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为此,家长应时时以榜样的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孩子,做好家庭德育教育的第一步。建议首先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即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一个感情融治、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家庭感情融洽、关系和谐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向上、民主平等、勤奋好学等良好的作风,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也会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和品德培养,并且能够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从而对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家长在为人处事等方面要做到仁义礼智信与温良恭俭让,对孩子无形中就起到了良好的家庭德育教育作用。   2.校方按照德育目标要求设定德育内容   学校是一个人系统接受德育教育的前沿阵地,为提高实效性,校方按应照德育目标要求设定规范、合理、实用性强的德育内容,然后系统地、科学地去一步步落实。中小学生德育内容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基本道德品质教育。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爱心等基本道德品质,应当成为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二是国民公德教育。国民公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作为国民的基本意识。国民公德教育主要包括: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等。三是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侧重调整的是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社会公德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教育。四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小学学生健康成长打造良好的心理基础。   3.注重个体在德育工作中的自我教育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承认主体自育的创造性存在,发挥其自律作用。相关研究表明,中小学学生会依据已有的道德概念和道德判断进行道德推理,得出属于自己的道德结论,从而决定是否接受一定的道德规范,而不是简单的接收来自外界的德育信息;另一方面,只有发挥道德领域的创造性,使中小学学生把握道德原理,应对瞬息万变的道德变迁,不至于在社会转型中迷失方向。现在的中小学生思维十分活跃,但是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思想还不成熟,面对道德生活中的乱象,会深感困惑,也有可能感到茫然。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我们不能回避种种道德乱象,相反要正视它,要积极引导学生运用道德原理去分析它,尤其是要注意运用辩论的方法认识它,从而使学校从孤立的、封闭的、与外界脱离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中小学学生视野开阔、具有潜意识的思辨能力,面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纷扰,拥有个人的思量与衡定。   4.德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实践证明,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这种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也具有局限性。由于这些专门组织的德育活动都具有明确的教育人的意图,因此,它们容易招致来自学生中的反抗。正如奥地利神学家、哲学家马丁?布贝尔在其《品格教育》一文中所写的:一旦我的学生觉察到我想要培养他们的品格时,我恰恰就会受到那些最明显表现出真正独立品格学生的反抗。因为这部分学生不愿听任自己被人教育,更确切地说,他们不喜欢别人想要教育他们的意图。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是不愿感到有人在教育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