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高三数学复习课件 向量的坐标表示
1.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 4.理解用坐标表示的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 【命题预测】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是向量运算的关键,平面向量的坐标是代数与几何联系的桥梁,它融数、形于一体,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身份,也是中学数学知识的一个重点交汇,使数学问题的情景新颖别致、自然流畅.单独命题时,题型一般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容易题.经常利用平面向量的灵活性,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点综合出现,此类型的题一般出现在解答题中,综合性比较强,难度较大.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起点的向量 =a,点A的位置被向量a唯一确定,此时点A的坐标与a的坐标统一为(x,y),但应注意其表示形式的区别,如A(x,y),向量a= =(x,y).把点的坐标与向量的坐标区别开来.两向量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对应的坐标相等,即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但相等的向量起点、终点坐标却可以不同.向量的坐标揭示并描述了向量的终点相对于起点的位置关系,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 【知识拓展】 线段的定比分点 如果点P满足 ,点P叫做有向线段 的定比分点.当P1、P2的坐标分别为(x1,y1)和(x2,y2)且λ≠-1时,则P的坐标(x,y)可由下面的公式求 出 这个公式叫做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 的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a, 一对实数λ1,λ2,使a= . 其中,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加法、减法、数乘运算 (2)向量坐标的求法 已知A(x1,y1),B(x2,y2),则 =(x2-x1,y2-y1), 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该向量 的坐标减去 的坐标. (3)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x1,y1),b=(x2,y2),其中b≠0, 则a与b共线?a= ? . 1.(2010·南京市第九中学高三调研测试)已知向量a=(1,2),b=(2,3), 若(λa+b)⊥(a-b),则λ=________. 解析:(λa+b)·(a-b)=(λ+2,2λ+3)·(-1,-1)=0. -λ-2-2λ-3=0,λ= 答案: 3.(2010·盐城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已知向量a=(3,1),b=(1,3), c=(k,7),若(a-c)∥b,则k=________. 解析:a-c=(3-k,-6),由题知(3-k)×3+6=0,∴k=5. 答案:5 5.(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已知向量 =(0,1), =(k,k), =(1,3),且 ,则实数k=________. 解析:∵ =(k,k-1), =(1,2), ∴2k-(k-1)=0,∴k=-1. 答案:-1 1.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都可以用一组基底表示, 基底不同,表示的方法也不同. 2.利用基底表示向量,主要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 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1】如右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为DC,BC的中点, 已知 试用c,d表示 思路点拨:直接用c,d表示 有难度,可换一个角度, 由 表示 ,进而求 解法二:设 .因M,N分别为CD,BC中点, 所以 , 因而? 即 变式1:如上图所示,在△ABC中,点M是BC的中点,点N在AC上, 且AN=2NC,AM与BN相交于点P,求AP∶PM的值. 解:设 ,则 =-3e2-e1, =2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