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基本特性-学生.pptVIP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格基本特性-学生

人格心理学 第二节 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独特性与共同性 (二)稳定性与可变性 (三)统整性 (四)倾向性 (五)人格的生物制约性和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人格的基本特性 一、独特性与共同性 一位心理学家用一句话概括了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每个人就其某一方面来说, 1.就象其它所有人一样, 2.象其它某些人一样, 3.不象其它任何人。这就是说,人的人格是由某些与别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构成的. 人格的独特性和共性的关系是共同性寓于个别性之中,每一个具体人的个别性是一般人的共性的具体表现.正是研究了具体人的人格,通过归纳、概括找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借以发现规律,再把这些规律运用到具体人身上,这就是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特点。 二、稳定性(stability of personality) 与可变性 (一)稳定性 1.含义:人格首先是稳定的。一个人出生后,经过社会生活实践,逐渐形成一定的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从而使自己的活动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它是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受内外因素相互影响而潜移默化地形成的,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2.表现: 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 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 (二)人格的可变性: 1.含义:人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它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人格特征也必然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尤其在可塑性较大的青少年时期。 2、人格变化原因: 第一,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是逐渐形成的)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逐渐变化。 第二,人的人格心理表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二、人的人格心理表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展变化 (1)随着人们所处的情景、人们在交往中受到的影响而改变。 (2)由于一时的心理状态影响也会给人格打上烙印. 重大事件 (3)人的身体自然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特点的变化,也影响人格特征变化. (4)身体其它特点、年龄和人健康状况也使人格发生着某种改变。 3.表现:智商与情智 (1)情绪智力的组成部分 (2)情绪智力的认知基础 (3)提高情智的方法 (4)三次心理学热中认识情智 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艾利斯的“理情行为疗法”,又称为ABCDEF六环节认知矫正。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等人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对行为活动具有五方面作用。 第一,决定人对活动的选择。 第二,影响对活动的坚持性。 第三,影响人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第四,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第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建立的四种信息来源的基础 1、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则会降低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2、替代性经验,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信息。如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学校,增加了自己的信心。《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难》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写信给剑桥校友——当时正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 朴正熙 3、言语说服,如他人的建议,劝告,解释等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 4、情绪唤起,正情绪可以增加一个人的自我效能,负情绪则会减弱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实验: 美国哈佛大学曾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有一年,他们对即将从哈佛大学毕业的一群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这群学生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27%的人,没有目标。 25年后,哈佛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戴明博士奖 中心思想就是“每天进步1%”! 要是做到每天进步1%,一年增长百分几? 答案:S=1×(1+1%)365(次方)=37.783(倍)=?3778.3% 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 能力和努力 自尊、自豪,增强成功期望 趋向成就任务 失败 缺少努力 内疚,维持较高的成就期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