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
《古诗两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妆”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诵读诗句,利用注释理解诗句意思。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感悟,体验、受西湖的自然之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猜谜导入。
1.今天老师要充当导游带大家去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谚语当中,谁来猜一猜?
2.现在我们就去杭州西湖游览一番。杭州的西湖景色异常秀美,自唐代以来就远近闻名,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饮酒赏景,吟诗作赋。有没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呢?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西湖的美景?
3.欣赏图片---杭州西湖十大景点。
4.曾经有伟大的豪放派诗人苏轼,就在游览西湖的时候被美景所吸引,留下了名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我们就乘坐小船和苏轼一起去欣赏西湖的美景吧!
5.板书诗题,生书空。齐读课题。
6.理解题目,“饮湖上”就是在湖上饮酒。“初晴后雨”就是刚刚还是晴天后来就下雨了。题目的意思就是“在湖上饮酒刚刚还是晴天后来就下雨了。”
4.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回顾学法,初读古诗。
1.回顾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理解题目——了解诗人——朗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2.各小组根据学习方法自学,准备交流。
指导:边读古诗边看注释,想一想文中哪句古诗写的是初晴,哪句写的是后雨。
三、品读诗句,交流感悟。
1.交流诗人资料,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我们之前也学过一首苏轼写的诗《赠刘景文》,谁来给我们背一背?
自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句的抑扬顿挫和节奏。
(2)指名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重点读准:“亦”、“妆”。
(3)根据提示再读一读这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读懂诗歌,体会意境。
(1)反复朗读古诗,结合课后注释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不懂的词语用笔圈起来。
(2)你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一起解决。
(3)交流: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4)疏通句意,理解重点词。
4.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1)水光潋滟晴方好: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波光粼粼,碧波荡漾。
读诗:想象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理解: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写水波的词语积累: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波光闪动,湖水荡漾,浮光跃金,湖水耀金)
方:正,恰恰。正是这太阳让西湖的晴天美得恰到好处。再读诗:这样的鲜艳明媚,心情就如同这明媚的阳光!陶醉地赞美——水光潋滟晴方好!
表现出西湖晴天时的美好。相机出示“水光潋滟”的画面进一步理解。
(2)山色空蒙雨亦奇: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山色迷迷蒙蒙,若隐若现,非常奇妙。
理解:空蒙:形容云雾迷茫的样子。
亦:也。
出示“山色空蒙”的画面理解。想象:也许是微雨,轻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在他诗人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一阵蒙蒙细雨,洒落在湖面上滴落在山林之中,这时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也是一种奇特,更是一种神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诵。
(3)对比读:诗中的前两行分别写了晴天、雨天西湖的美景。齐读,领略一下它们的美。
5.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一天之中,诗人享受了晴天和雨天两种美,真是高兴。难怪苏轼会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把西湖与西子比,写出了西湖的美。
(2)理解:
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
淡妆浓抹:淡妆素雅,浓抹鲜明艳丽。舞台上那些漂亮的演员们鲜艳的妆扮是浓抹;生活中女孩子淡雅的妆扮叫做淡妆。
相宜:适合。
(3)西施是谁?作者形容西施时说: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适合西施,浓抹也适合西施,西施天生就美,所以不论淡妆还是浓抹都适合。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年宁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库(版)_3概论.doc
- 2016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Word版含概论.doc
- 2016年莆田市高三质检化学概论.doc
- 公司规章制度培训概念.ppt
- 公司互动游戏分享概念.ppt
-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天津卷)word版—含概论.doc
- 电解与极化作用概念.ppt
- 电抗器的基本知识概念.ppt
- 4玉门华锐SL1500风力发电机检修规程概论.doc
- 信号与系统习题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含)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第一轮复习化学总汇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大田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版)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概论.doc
- 成语归类大全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概论.doc
- 6+2工作执行指引概论.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概论.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