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截 流 工 程 在施工导流中,截断原河床水流,才能最终把河水引向导流泄水建筑物下泄,在河床中全面开展主体建筑物的施工,这就是截流。 截流过程: 戗堤的进占→龙口加固→合龙→闭气 先在河床的一侧或两侧向河床中填筑截流戗堤,这种向水中筑堤的工作叫做进占。戗堤填筑到一定程度,把河床束窄,形成了流速较大的龙口。封堵龙口的工作称为合龙。在合龙开始以前,为了防止龙口河床或戗堤端部被冲毁,须采取防冲措施对龙口加固。合龙以后,龙口部位的戗堤虽已高出水面,但其本身依然漏水,因此须在其迎水面设置防渗设施。在戗堤全线上设置防渗设施的工作叫闭气。 一、截流的基本方法 1.立堵法截流 立堵法截流是将截流材料,从龙口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端向中间抛投进占,逐渐束窄龙口,直至全部拦断。 (a)双向进占 (b)单向进占 1-截流戗堤 2-龙口 图1-35 立堵法截流 2.平堵法截流 平堵法截流事先要在龙口架设浮桥或栈桥,用自卸汽车沿龙口全线从浮桥或栈桥上均匀地逐层抛填截流材料,直至戗堤高出水面为止 。 (a)立面图 (b)横断面图 1-截流戗堤 2-龙口 3-覆盖层 4-浮桥 5-截流体 图1-36 平堵法截流 立堵法截流 平堵法截流 不需在龙口架设浮桥或栈桥 要在龙口架设浮桥或栈桥 准备工作较简单,费用较低 费用较高 龙口的单宽流量较大,最大流速较高,流速分布很不均匀,截流材料的单个重量较大。 龙口的单宽流量较小,最大流速较低,且流速分布比较均匀,截流材料单个重量小 截流时工作前线狭窄,抛投强度受限制,施工进度受影响。 截流时工作前线长,抛掷强度大,施工进度较快。 一般适用于大流量、岩基或覆盖层较薄的岩基河床。对于软基河床只要护底措施得当,也同样有效。 在通航河道上,龙口的浮桥或栈桥会碍航。 常适用在软基河床上。 二、截流日期和截流设计流量 截流日期的选择,应该是既要把握截流时机,选择在最枯流量时段进行;又要为后续的基坑工作和主体建筑物施工留有余地,不致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在确定截流日期时,应考虑以下要求: 1)截流以后,需要继续加高围堰,完成排水、清基、基础处理等大量基坑工作,并应把围堰或永久建筑物在汛期前抢修到一定高程以上。 2)在通航的河流上进行截流,截流日期最好选择在对航运影响较小的时段内。 3)在北方有冰凌的河流上,截流不应在流冰期进行。 三、龙口位置和宽度 1)龙口一般应设置在河床主流部位,方向力求与主流顺直,使截流前河水能较顺畅地经由龙口下泄。 2)龙口应选择在耐冲河床上,以免截流时因流速增大,引起过分冲刷。 3)龙口附近应有较宽阔的场地,以便布置截流运输路线和制作、堆放截流材料。 龙口的保护包括护底和裹头。 第六节 基 坑 排 水 基坑排水工作按排水时间及性质,可分为: ①基坑开挖前的初期排水:基坑积水、基坑积水排除过程中围堰及基坑的渗水和降水的排除; ②基坑开挖及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性排水:围堰和基坑的渗水、降水、地基岩石冲洗及混凝土养护用废水的排除等。 一、初期排水 初期排水流量一般可根据地质情况、工程等级、工期长短及施工条件等因素,参考实际工程的经验,按公式(1-12)来确定: 式中 Q —初期排水流量 m3/s; V —基坑的积水体积 m3; T —初期排水时间 s。 注意事项: 水位下降太快,则围堰或基坑边坡中动水压力变化过大,易引起坍坡;下降太慢,则影响基坑开挖时间。 试抽法确定排水设备容量: 试抽时,若水位下降很快,则排水设备容量过大,可关闭一部分排水设备,以控制水位下降速度;若水位不变,则可能是排水设备容量过小或有较大的渗漏通道存在,应增加排水设备容量或找出渗漏通道予以堵塞,再进行抽水。还有一种情况是水位降至一定深度后就不再下降,这说明此时排水流量与渗透流量相等,只有增大排水设备容量或堵塞渗漏通道,才能将积水排除。 二、经常性排水 1.排水系统的布置 通常应考虑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排水系统布置;另一种是基坑开挖完成后修建建筑物时的排水系统布置。 在进行布置时,最好能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