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人教思想品德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测试题.doc

八年级人教思想品德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测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人教思想品德下学期第二单元练习测试题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第一卷 一、辨别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A”,错误的在答题卡相应题号里填写“B”。 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 2.违法犯罪分子没有人格尊严权。 3.尊重个人隐私,体现出社会的人文关怀。 4.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拒绝公开私人信息。 5.轻生或自残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 6.在众多的公民权利中,有一类权利与生俱来,这就是人格权。人格权包括 ①人身自由权 ②生命健康权 ③姓名权  ④受教育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7.在现实生活中,侵犯人格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   A.我们的人格权得不到保障 B.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没有保障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我们必须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意识 8.排污使他人中毒致残,恫吓他人使之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建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砸死、砸伤他人,饲养的动物咬伤他人等。这些都是对他人 A.生命健康权的侵犯 B.名誉权的侵犯 C.人身自由权的侵犯 D.公民政治权利的侵犯 9.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 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个人隐私权 D.人身自由权 10.记者小陶用相机拍下某妇女晾衣服把小树快压断的照片,并呼吁公民要保护花草树木。该妇女看后,认为小陶侵犯了她的肖像权。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记者多管闲事,小题大做 B.记者侵犯了该妇女的肖像权 C.该妇女法律意识强 D.记者并未侵犯该妇女的肖像权 11.每个人都享有人格尊严权。在下列权利中,不属于人格尊严权的是   A.名誉权          B.肖像权 C.身份权         D.隐私权 12.对别人进行侮辱、诽谤的侵权者   A.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B.只是损害别人的名誉,而自己形象不受损害 C.都要赔偿受害者的精神损失 D.侵犯了受害者的生命健康权 13.我国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这表明 A.任何人都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 B.我国公民的姓名权不会受到不法侵害 C.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姓名权 D.我国公民可以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 14.杨丽因与同学陈某发生矛盾,于是进行报复。她用发手机短信、公然辱骂等方式对陈某进行诽谤、诋毁。杨丽的行为侵犯了陈某的 A.荣誉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15.“我心中有个小秘密,不能告诉你”。这句歌词说明人人都有隐私。隐私具体包括   ①私人信息   ②个人私事   ③私人领域   ④单位情况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某电信部门未经公民同意就将公民的电话号码印制成册向外公开发售。对这种行为的看法正确的是   A.电信部门有权公开公民的电话号码 B.公民的电话号码不属于隐私保护对象 C.某电信部门的做法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电信部门公开公民的电话号码是服务社会的表现 17.当我们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   A.不与他人计较,息事宁人 B.公开侵权者的隐私,以牙还牙 C.报复侵权者,使侵权者得到应有的下场 D.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8.个人隐私权里无不饱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即   A.道德和法律         B.责任和信誉 C.权利和义务         D.封闭和保密 19.警方对犯罪嫌疑人的住宅电话进行监听,这   A.是维护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行为 B.是侵犯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行为 C.不属于侵犯犯罪嫌疑人的隐私权的行为 D.会泄露犯罪嫌疑人的隐私 20.每个人都渴望在社会中保留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空间,这样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为此,我们必须   A.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B.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干扰别人生活 C.不向别人公开自己的信息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