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题七测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二题七测试题

历史必修二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测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40题,每题2分,共计80分。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2.1918年苏维埃俄国的一位市民拿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以下判断及理由正确的是 A.假的。当时形势严峻、物价上涨,粮食不可能那么便宜 B.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 C.真的。国家实行余粮收集制,人们只能去买 D.真的。苏俄政府修改了原有政策,允许自由贸易 3.列宁在评价这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 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 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 4.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的俄国状况不相符合的是 A.农民将一切余粮交售给国家 B.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   C.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D.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5.1921年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 A.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B.允许国内外私人资本存在 C.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完全实行市场经济 6.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 A.实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 B.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发展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加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非常措施 7.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斯大林模式 8.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试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9.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10.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投资的重点是 A.农业 B.教育 C.轻工业 D.重工业 11.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确立 B.农业全盘集体化的实现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D.苏联通过新宪法 12.有一段时期,明斯克生产的一粒纽扣在当地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