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原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原則.doc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及教學之理念 壹、前言 國內幼兒運動遊戲教學發展的基礎:台灣幼兒體育的發展,從1969年邱金松發表「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研究」及1972年翻譯英國倫敦教育局的「幼兒運動教育」一書,開啟了該領域之門。到了1971年,日本的學者水谷英三,將日本幼兒運動遊戲實際的教學經驗及方法引進台灣,並在王健次、邱金松及多位學者專家盡心推動下,使國內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得以萌芽茁壯。而教育部(1987)也在幼兒園課程標準中,將鍛鍊幼兒基本動作、發展幼兒運動興趣與能力設為課程目標。 在眾多的條件配合下,國內幼兒運動遊戲之課程理應蓬勃發展,從黃永寬(2002)的研究中發現,幼兒園有實施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已達76.8%,但幼兒園對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理念不一,有的將其定位為才藝課程,另行開班,有些則採全園實施,但也有幼兒園對此項課程並未加以重視,所以在認知及實施上確實存在著很大的落差。由於目前幼兒運動遊戲師資缺乏,大多數幼兒園的運動遊戲教學還是由該班教師授課,對落實幼兒運動遊戲的教學讓人心存擔憂(潘倩玉,1998)。因此,建立對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及教學之正確理念有其必要。 幼兒運動遊戲課程應符合幼兒園之課程標準 依據教育部(1987)修訂的幼兒園課程標準中提到課程領域應包括:健康、遊戲、音樂、工作、語文、常識等。除遊戲明文規定外,在健康的目標中亦提到:鍛鍊幼兒基本動作,發展幼兒運動興趣與能力;而在範圍中也指出:使用基本動作、簡單的技巧、簡單的運動器材、利用感覺、知覺等從事運動遊戲;參與簡單的團體遊戲、模仿遊戲、想像遊戲、解決問題的遊戲及隨著音樂做簡單的體操等。 另外在法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編輯部,1990)中曾提到幼兒園的課程,主要是探索動作要素,配合整合課程(世間活動、探索世界、想像感覺與創造等),讓幼兒發現四周的空間,並操作熟悉的物體,使其習得感覺及動作能力的經驗,而後再提供幼兒更複雜及各種不同的環境,延伸其活動經驗。 Gwendolyn (1990) 針對田納西州的幼兒運動遊戲指導手冊的研究顯示,其主要內容包括:身體部位的認識、空間方向、平衡、手眼協調、身體移動、跳繩、非移動性活動、身體控制技巧、器物控制技巧、發展性活動、圈、棒、特技、障礙、滾翻、律動等。 綜合以上的文獻可以發現:身體意識、穩定性、移動性、操作性等基本運動技能,應是幼兒運動遊戲的主要架構(Avery , 1994 ; COPEC , 1992;COPRC,1994)。幼兒運動遊戲課程的內容也應以身體意識為出發點,再結合穩定性、移動性及操作性等基本動作的學習,讓幼兒掌握基本動作技能,應用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能力,來探索周遭的事物,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豐富其社會經驗,如此才能符合幼兒運動遊戲課程之理念。 幼兒運動遊戲教學應符合幼兒發展 一個人的成長發育,隨年齡的增加,會有不同的生理現象及心理表現,而所謂「適性教學」就是必須針對學習者的發展階段,來設計出符合需求的教學內容,因此有必要對幼兒發展特徵做進一步瞭解,才能使課程設計更加適切、教學更有效益、學習更有樂趣。 (一)幼兒生理及心理發展 依據幼兒發展的特徵,提供合宜的教學提示,才能因材施教。因此參考加拿大曼尼托巴省(MANITOBA)於1981根據人體生長與發展在生理及心理的特徵,並提出體育教學提示做為他們的體育課程標準(引自周宏室,1995)。茲將幼兒發展相關的內容整理如表1。 表1 幼兒發展特徵及體育教學提示表 特 徵 教 學 提 示 身 體 組 成 身體各組織成長快速;各器官生長率不同。 設計使身體自由的活動與正確姿勢的練習。 幼兒的發展有不同的現象 設計適合每一幼兒在預備階段的活動。 身 體 協 調 性 大肌肉的運動發展比小肌肉的運動技巧多 提供主要的大肌肉活動,並使用器材發展小肌肉的運動技巧。 反應慢 設計自我測試的活動以幫助發展反應時間。 遠視、對快、準有困難 避免遊戲活動含有快速決定的內容,加強投捕動作練習,使用合適的器材發展眼睛的協調。 注 意 力 短的;易混淆;喜重複 設計短時間的活動,方法簡單以及次數多的重複動作,並避免排除性的活動。 情緒 稍能控制 使用適合程度及漸進的活動,及團體參與的活動。 社 會 性 的 特 徵 幼兒以自我為中心 設計最大的參與活動。 喜歡成人讚美 觀察幼兒行為必給予正面的回饋。 逐漸有社會心理 運用同伴或小組活動來教合作。 喜歡成功 設計逐漸性、合適性的活動來符合個人能力所能之程度。 一 般 性 喜歡創造 提供具節奏性、創造性活動經驗。 (整理自周宏室,1995) (二)幼兒動作發展 動作的發展依發展順序,可以分為反射運動、感覺運動、知覺運動、精神運動。而Gallauhe(1976)也曾對動作發展各個階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