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茶见录之六.pdf
读茶见 录(之六)
湖南冷水江匡达人
茶博士考
茶博士,通俗点说即茶馆跑堂的,拿现代话说是茶馆招待客人的服务员。但查各种辞书,
说法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学大辞典》释为“卖茶者”,《现代汉语词典》称之为“茶馆的伙计”,
《中国茶叶大辞典》释为“对卖茶人或茶坊伙计的称谓”,《辞源》指为“善烹茶者”或“待茶者也称
茶博士”因而又称“煎茶博士”。总之,茶博士是古代对茶馆服务员的尊称或泛称,也不免含有
谀意和贬意。
“茶博士”之名起于何时?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就提出了疑问:“博士、待诏,
皆翰林院官名也。而何以有茶博士、酒博士、算博士之称?剃头匠又有待诏之号,积习之沿,不
知何防?”依我看,也许是当年的社会风尚,或含谀意或含讽意,才把博士这一翰林院官职移到
茶、酒招待人身上,就如今日谀称他人为老板、经理、小姐、教授一样,至闹出称解放军战士为解
放军老板,看不抒感冒的谩为医学教授的笑话。就算如此,“茶博士”之谓,总有一个源头。
其实,就现有的资料也可考其源。唐代封演的《封氏见闻记·饮茶》,宋时王谠著的《唐语
林》都说到了,虽然其文雷同,但以时问论当以封演之说为准。其文云:“御使大夫李季卿宣慰
江南。至临淮,或言常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之。伯熊着黄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诵茶名,区别
指点,左右括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既到江外,又言渐鸿(陆羽)能茶者,李公复请为之。鸿
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既坐,教摊如伯熊故事,李公心鄙之。茶毕,命奴予取钱三十文酬煎
茶博士。”
关于茶博士说,又见于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
茶、饭、量酒博士。”其实,茶博士一名,应早流行于茶肆酒楼,后才有好事者记录于书,说其由
来。在唐时饮茶之习风靡朝野,茶博士成了新职业,也成了茶役的雅称,才被人们记载于书,并
写入小说、戏剧中。
茶博士虽始于唐,在那些达官贵人眼里却成了一种轻篾的鄙称了,“公心鄙之”就是写照。
因而惹得陆羽很不高兴,感到受了侮辱。“鸿渐久游江介,通狎胜流,至此羞愧,复著《毁茶
论》。”
博士,在现代社会是学历最高的学位。在我国古代本是官职,早在战国时秦代已设,当博
士的必须能通古今,以备顾问,可见是高级知识分子。此职还可参与朝廷政事论议。汉时,剜
入太常寺(部)属下。掌管图书档案,自后专掌经学传授,汉武帝就设了五经博士,兴立太学(大
学),置弟子员(学生)所授弟子称博士弟子。由于博士又专指精手某~艺技者,在北魏就有了
官方的医学博士、隋唐有算学博士、书学博士等。因而民间也对专于或精于一技业者也给呼为
72
博士,如茶博士、酒博士。在一般场合中是雅称、尊称或谀称,但有时不免对那些名不切实者含
有鄙意和讽意。
茶博士的技艺
古代茶博士的技艺,似没有专门文字记载,有也是只言片语。只言用一“善”字概括,如“善
煎茶者”,叫人去想象。片言,《唐语林》里有:“伯熊着黄衫,乌沙帽,手执茶器,口颂茶名,区别
指点,左右刮目。”这位常伯熊是位善煮茶者的茶博士,他的技艺能吸引茶客“左右刮目”。其实
常伯熊还是茶圣陆羽的徒弟。《续博物志》有:“常伯熊者,因广鸿渐之法”。他不学陆羽。何以
发挥陆羽传的茶艺!
要了解茶博士的技艺,只有去茶馆坐坐,看看现代茶博士的表演,虽然各有高招风彩,怕难
有赛过四川者。四川在战国时就已有饮茶的习惯了,并形成了遍布城乡的茶炉、茶室、茶楼卖
茶,几千年来,自然练成茶博士的高超绝技。当代年过半百的茶博士吴登方先生就是杰出的一
位。他是四川乐山人,出生于乐山~个茶道世家,父亲吴联春就于了六十多年的茶博士,是有
名的掺茶大师。吴登方在青年时从乡下到成都接了父亲的班,近30年来他继承先辈和自己苦
钻,练就一套卓群的茶艺,独创了别人难以效仿的“霸王抱柱”、“手托宝塔”、“倒挂金钩”、“飞龙
吐露”等绝技。所谓“霸王抱柱”,即双手抱起25套茶碗。一套茶碗有茶托、茶碗、茶盖,25套
就是75件,叠起来足有三尺高。送碗摆放时,不仅要手脚麻利,快步如飞,还要摆放时平稳自
如,利落元错。所谓“手托宝塔”,是把十套盛了茶的盖碗,层层相叠,状如宝塔,送到客人面前,
平稳摆放,滴水不溢,没有练就一套过硬本领是做不到的。所谓“飞龙吐珠”,只见他手提光亮
的铜壶,在茶客面前,略抬手举壶,唰唰唰,像晴蜒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