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熹周易本義發微----.doc
李光地周易折中發微----以乾坤二卦為示例的探討
林 世 榮
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摘 要】
李光地周易折中雖據伊川、朱子以言,大抵義理折中於易傳,象數折中於周易本義,而尤歸宗於朱子,蓋朱子象數、義理收而兼用,由象數而言義理,故列本義於前,易傳次之。然此非謂李氏無所揀擇,其之所以折中於伊川、朱子,實就其言之合理者而言,若遇其不圓融處,李氏則「時出己意」,折中於己,亦必為之指出而予繩正;而於歷代諸儒有所發明之說,亦必參合研覈。可見李氏確有己見在,折中所言,雖無一句不是伊川、朱子所已言,然李氏予以「換換部位」之後,即見其熟研覃思,而己見已在其中矣!
李氏於易既真積力學,折中亦無比重要,故以折中為主,輔以周易通論、周易觀彖等及語錄、文集中相關之語,予以疏通證明,以顯折中之價值;並與伊川易傳、朱子本義加以對勘比較,並及歷代諸儒之說,亦加採擷研覈,以顯折中之特色。由此可見折中確有其精妙處,於眾多易註中,不僅毫無遜色,且對伊川易傳及朱子本義亦能時加疏通繩正,實應予以重視。
本文經由對折中乾坤二卦所舉示例,如「元亨利貞」、「用九用六」、「東北喪朋」、「履霜堅冰至」及「不習无不利」等較有爭議性卦爻辭之探討,冀圖闡釋其精妙於萬一,以見李氏實於伊川、朱子之基礎上,更進一步以求易義,使易理更加圓融,而非和稀泥式之折中,洵有其獨到見解,而折中一書誠值細加探尋,李氏亦無愧為清初一大易家。
關鍵詞:周易折中、元亨利貞、用九用六、東北喪朋、扶陽抑陰、不習无不利
一、折中於己
李光地於清初程朱後學中,亦為一中堅人物,於經術無所不窺,而尤究心
於易,據其孫李清植所纂輯文貞公年譜二十歲條曰:
公嘗曰:「吾年十八時,手纂性理一部;十九時,手纂四書一部;二十時,手纂周易一部。於諸家同異,條分縷析,用為熟研覃思之地,終身得力,此實根基。」
此可見李氏早年即致力經術,並知用力之方,「於諸家同異,條分縷析」,且於易已有述作,即周易解,雖非一家之言,要亦經過「熟研覃思」,日後終身得力皆奠基於此。又七十三歲條曰:
公自十八歲即玩心于易,至是而年七十三矣,前後凡易稿數十次。是時方承修周易折中,薈萃自漢迄明諸儒之說,凡三百餘家,採擷精純,刊取領要,鎔鑄百氏,陶冶千載,易之道於是大備。
案李氏自早歲玩心于易,至晚年仍孜孜不息,可謂沒身而已,而「前後凡易
稿數十次」者即周易觀彖,直是終身以之,此皆可見其對易所下工夫之
深及歷時之久。榕村語錄卷九亦曰:「某治易雖不能刻刻窮研,但無時去
懷,每見一家解必看,今四十七年矣,覺得道理深廣,無窮無盡。向所著雖意頗
可用,而詞語全非。今番改訂,略有意思,見變動不居矣,却又鐵板一定不可易。
聖人著語,即一虛字都一團義理,盡是春秋筆法。」其易學著作有周
易通論四卷、周易觀彖大指二卷、周易觀彖十二卷,皆晚年之作;又
象數拾遺 一卷(收入榕村集卷九),榕村語錄論及易者有卷九至
卷十一三卷,榕村語錄續集則有卷三一卷等。然最要者,厥為奉命承修之
周易折中(後簡稱折中),於七十二歲奉旨,至七十四修成,成書之速,實
未及兩年,蓋積學深厚故,而最晚出,洵可視為其易學思想之最後定論。此
書非每卦每爻皆有案語,如乾初九「潛龍,勿用」,諸家所言大同小異,實無須下
案語;然觀其有案語處,即可見李氏於「薈萃自漢迄明諸儒之說,凡三百餘家」
之中,誠能「採擷精純,刊取領要,鎔鑄百氏,陶冶千載」,頗有其精義在;至於
是否「易之道於是大備」,則姑勿論,俟之後人可也!
李氏於易既如此真積力學,折中亦如此重要,然卻頗受忽略。究其實,或因卷帙浩繁,薈萃三百餘家之說,分別異同,再加案語,共二十二卷之多,誠難以足睹;或因此乃奉命承修,與朱子全書、性理精義等,皆為官方定版,實無足多觀;或因此以伊川易傳、朱子周易本義(後簡稱本義)為主,而李氏為程朱後學,故多折中於此,而無己意在,洵亦無足觀。而最要者,莫過於李氏「人品卑下,言行不一」之說。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四十四 答諸生問榕村學術帖子 曰:
榕村之學術,即其相業,可以想見。倘謂其能推崇朱子,足接墜緒,則檮昧無知之言也已。……榕村大節,為當時所共指,萬無可逃者,其初年則賣友,中年則奪情,暮年則居然以外婦之子來歸,足稱三案,大儒固如是乎?……即以其經術論,惟律呂、歷算、音韻,頗稱有得,其餘亦不足道,而以籌算言圖書,則支離之甚者,言互體更謬,不合古法。
自全氏「三案」之說出,於李氏人品幾成定論。陳夢雷 與某同年書 (見清文滙卷二十五)親言及李氏賣友事,錢林文獻徵存錄李、陳二傳亦提及此事。雖有方苞 安溪李相國逸事 (方望溪全集.集外文卷六)為之袒護,陳壽祺 安溪蠟丸疏辨 (左海文集卷三)為之平反,終難令人改觀。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頁150)、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頁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臀位剖宫产护理查房.pptx VIP
-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2.docx
- 美食推荐微信小程序的设计与实现.docx VIP
- 冬季预防训练伤部队ppt.pptx VIP
- 提高患者腕带佩戴依从性PDCA.docx VIP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完整.pdf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标准图集-05R502-燃气工程设计施工.pdf VIP
- 不靠谱梦想该劝阻吗辩论赛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