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进酒_杨秀荣将进酒_杨秀荣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 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将进酒》教学设计
广东省湛江市二中海东中学语文组 杨秀荣
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年级:高中二年级 课题:《将进酒》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诗歌,研读诗歌
(2)利用各种途径,尤其是网络搜索,寻找李白的饮酒故事、饮酒诗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凝练成文段,并做成简单的powerpoint。
(3)利用网络搜索,为本诗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
5、教师课前准备
1、研读教材,研究学情。
2、搜索和本诗相关的图片及文字、朗读音频、朗读视频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材分析
《将进酒》选自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一选修篇目,其所在单元主旨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将进酒》篇幅不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音韵、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曲折回环、奔腾向前,是极其适合引领学生通过吟咏来体会诗人情感的赏析示例篇目。同时,《将进酒》是李白的劝酒名篇,其豪迈、潇洒是学生所喜欢的,而其所蕴含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对于学生来说又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诗的教学是有趣而又具挑战性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理解诗人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2)体味诗歌颇具特色的起兴和夸张手法的运用,领会李白豪迈飘逸的浪漫主义诗风。
(3)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朗诵品悟诗情,感受诗歌音韵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李白逆境面前高度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由于本诗所在单元主旨为“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其诗情起伏极具特色,所以我主要采用“诗歌吟诵法”来教学,将诗歌朗诵贯穿教学始终,或学生读、或教师范读,或听及探究名家之读,或师生齐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深深体会诗情。同时,诗歌的教学与探讨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合作探究法,启发学生去思考诗人劝酒背后的复杂情感,合作探究老师及名家的朗读是否到位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以一大大的酒坛子激趣,再课件飞入李白饮酒图,将学生带入古典的酒文化的情境: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很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酒与诗凝聚,形成了光耀古今的中国“诗酒”文化。台湾诗人洛夫就曾经说过:“要是拿了唐诗去压榨,会榨出半斤酒来。”而这其中,李白的诗歌的酒分无疑是最重、最浓、最烈的。接下来,就让我们学习他的流传千古的劝酒名篇《将进酒》。
酒坛子【百度搜索】/design/zhuanti/25510.html
李白饮酒图【百度搜索】/show/4/79/4806555k8685e93d.html
李白饮酒图【百度搜索】/8483164.html
(二)成果展示,走进作者
此让节交给学生,让其将课前的预习成果以简单的课件形式展示,教师再适当地给予评价或补充。如下:
1、醉仙李白
(1)李白与酒缘定终生
(2)传说李白之死—— “水中捉月”
李白与酒【博文借鉴】/a/2005-5-11/688836.shtml
李白醉酒【博文借鉴】/s/blog_633c68c20100l76a.html
2、诗仙李白
(1)名篇《月下独酌》
(2)名篇《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饮酒诗【百度百科】/questionhtml
3、失意李白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即安史之乱前三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家做客。
现实黑暗,仕途坎坷,抱负难伸,使得他的梦想和希望一次次的破灭。于是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
写作背景【百度百科】/view/31478.htm
(三)因声求气,吟咏诗情
1、学生初读,读准节奏
作为初读,要求学生读正字音及诗歌的节奏,以课件板出如下诗歌的划分节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