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7.德布罗意假设电子衍射实验测不准关系题稿.pptx

27.德布罗意假设电子衍射实验测不准关系题稿.ppt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布罗意最初学习法律、历史,受到他的哥哥的影响,对科学感兴趣,1911年改学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1923年他提出电子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1924年正式发表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的论述,并建议用电子在晶体上做衍射实验来验证。1927年被实验证实。      爱因斯坦觉察到德布罗意物质波思想的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一幅大幕的一角”。 德布罗意 (Louis de Broglie, 1892-1987)   法国物理学家,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21.4 德布罗意假设 电子衍射实验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 “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略了粒子的研究;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关于 ‘粒子’ 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1924年,时为研究生的德布罗意在 Einstein 光量子理论的启发下,于当年向巴黎大学理学院提交的博士论文中提出: 德布罗意指出:爱因斯坦对光量子的描述应该也适用于实物粒子。 一个质量为 m 的实物粒子以速率 ?? 运动时,即具有以能量 E 和动量 P 所描述的粒子性,也具有以频率 ν 和波长 λ 所描述的波动性。 实物粒子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物质波的波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则波长: 若考虑相对论效应,则波长: ----德布罗意公式 如速度?? = 5.0?102m/s飞行的子弹,质量为m = 10-2kg,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如电子m = 9.1?10-31kg,速度?? = 5.0?107m/s, 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太小测不到! X射线波段   只有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较显著;而宏观粒子(如子弹)的波动性根本测不出来。 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必考虑,只考虑其粒子性。 静止的电子经电场加速,加速电势差为U。求德布罗意波长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解: 例题1: 当 U1 = 100 V 和 U2 = 104 V 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λ1=1.23 ? , λ2=0.123 ? 此波长的数量级与 X 射线波长的数量级相当。 静止的电子经电场加速,加速电势差为U = 104 V ,求德布罗意波长 ?。考虑相对论效应。 例题2: 解: ? ? = 0.1947c =0.584×10 8 (m/s) = 9.288×10 -31 (kg) = 0.12 ? mo= 9.11×10 -31 kg 电子的动能值不大时,不必用相对论来处理。 与不考虑相对论效应时的结果很接近。 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假设,在微观粒子的衍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电子散射实验、透射实验和双缝干涉实验。  1927年,美国物理学家戴维逊-革末完成了电子束在晶体表面散射实验,观察到了和X射线在晶体表面衍射相类似的衍射现象,从而证实了电子具有波动性。  同年苏格兰的汤姆逊用电子束透射金属箔证实了电子波的存在。  不仅是电子,而且其它实物粒子,如质子、中子、氦原子和氢分子等都已证实有衍射现象,都具有波动性。 这些实验有力证明了德布罗意物质波假说的正确性。 二、 物质波的实验证据 1927年,汤姆逊用电子束透射金属箔的实验 波长相同的电子束和X射线,其衍射图样是相同的----电子和X射线一样也是波。 电子在穿过金属多晶薄膜产生衍射现象。 1961年,约恩孙成功获得了电子束单缝衍射、双缝干涉等实验。   大量实验证实除电子外,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等都具有波动性,且符合德布罗意公式。 —— 一切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总之,实物粒子和光一样具有波动和微粒这双重属性,即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普遍属性。 三、电子波动性应用举例   电子显微镜,就是依据电子的波动性设计制造的。如今它已成为探索物质结构,研究、开发新材料的重要科研工具。  由于电子波长比可见光波长小 10-3 ?10-5 数量级,从而可大大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 目前,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已达到百万倍以上,分辨率小于0.1纳米。 四、德布罗意波的物理意义/统计解释   对比电子衍射与光的衍射,理解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当前对于实物粒子波动性的解释,是玻恩在1926年提出的,他指出描述实物粒子的波是概率波。这一解释得到一致公认. 1. 光的衍射 根据光的波动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在衍射图样中,亮处波的强度大,暗处波的强度小。而波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