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3964-1985-常温环境下疲劳测试题稿.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意大利标准1985年5月 意大利全国标准局有色金属标准部 - 意大利全国标准局冶金业标准部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常温环境下疲劳测试总则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常温环境下疲劳测试总则1. 目的和应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提供与所使用术语有关的一般规定,对测试结果和强度性能、疲劳测试统计评估方法的说明。上述之一般规定,仅应用于疲劳测试;在测试中,用于牵引和/或受压应力(轴向应力)测试、弯曲或扭转应力测试的试件,一般而言,均具有简单、光滑或经过裁剪的外形特征。 通过疲劳测试,可以提供与应力测试循环(随时间多次重复)中受试材料行为特征相关的信息。 2. 定义和符号 2.1 总则 在实际工作中,应力可以是一种简单类型的加载力(如牵引力、受压力、弯曲力和扭转力),或者由简单加载力组合而成的组合加载力。根据相关研究信息,在疲劳强度测试中使用的加载力,可以是上述类型中的一种,或者是上述类型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而成的加载力。无论是何种加载力类型(简单型或组合型),在试件内部产生的标准应力和/或正弦应力(剪应力),在正常情况下,都将随时间变化产生一个周期性的变化(如图1中所示正弦形变化)1。 2.2 计算应力 一般而言,是指基于所涉及的坚固截面计算得出的名义应力。名义应力的具体计算方法,通过与弹性变形领域相关的常用公式计算得出。 2.2.1 应力集中系数Kt 即部件几何形状不连续位置(如接头位置、切口位置、孔洞位置等)出现的最大应力与名义应力(根据部件几何形状不连续位置的坚固截面计算得出)之间的比率。 2.3 循环应力(见图1) 即某一阶段内的应力-时间函数限值整体。循环应力,可以视为交变应力和静态应力(即构成平均应力的静态应力)的迭合。 (待续)为了简单起见,后面均基于标准应力σ进行阐述,以便于使相关定义更为适用(包括切应力τ)。UNI标准,在必要时,经常通过发布新版本或更新文件进行修订。因此,对于用户来说,确认自己所使用的UNI标准是最新版本或更新版本,是非常重要的。意大利全国标准局 – 米兰 图1:疲劳应力循环图2.3.1 最大应力σmax 即在某一应力循环期间出现的最大应力值(代数值)。正(+)拉应力和负(-)压应力均可被视为最大应力。2.3.2 最小应力σmin 即在某一应力循环期间出现的最小应力值(代数值)。正(+)拉应力和负(-)压应力均可被视为最小应力。 2.3.3 平均应力σm 即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之和的代数平均值:2.3.4 应力幅σa 即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之间差值的一半应力:2.3.5 应力率μ 即某一循环中最小应力和最大应力之间的代数比率值:2.3.6 应力循环类型 关于应力循环类型,请参见图2中所示。(待续)图2:应力循环类型2.4 疲劳表现 2.4.1 测试标准 疲劳测试是指,在一个给定的频率f下,根据应力幅或恒定变形情况对试件进行测试。 在没有其他因素(如侵害性环境、试件温度变化等)影响的前提下,一而言,频率在不超过100 Hz 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当确认试件完全破裂,或者当试件裂缝长度达到预定值,或者试件虽未破裂但已经达到了预定的循环次数,则可以认为测试结束。时间周期N指试件在达到测试结束标准时所承受的应力循环数量。 一般情况下,在106到2 x 106个循环附近,特定材料的W?hler曲线图或示意图会表现出一个明显的梯度(如桨柄形状)变化,以使曲线的最后部分与水平轴平行;而其他材料,与水平轴相比,其曲线形状则表现出暂近的特征。2.4.2 疲劳极限σD 在静态条件下测定的、试件在不破裂前提下能够无限承受的应力幅最高值(与一个给定的平均应力σm相符)。疲劳极限通常使用以下公式确定: 上述公式中,σA指与疲劳极限相符合的应力幅(基于一个给定的平均应力σm)。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明确涉及疲劳极限的应力类型。根据材料的类型及其用途,确定疲劳极限的测试,在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2×106和107的循环次数。当材料在W?her曲线中未表现出“桨柄形状”时,则不能确定疲劳极限。因此,在进行疲劳强度测定试验时,所需要的循环次数往往会超过107。 (待续)测试可以通过检查应力或变形进行。为了简单起见,以下章节中,均基于应力检查型测试进行说明。 说明:疲劳极限值取决于试件的几何学要素(如形状、规格、表面状态等)。因此,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相关限值,是没有可比性的。 2.4.3 疲劳强度(基于循环次数σN) 即应力幅,可以根据循环次数对试件使用寿命进行静态评估。基于循环次数的疲劳强度,通常按照以下方法确定: 公式中的σA是指应力幅(与基于循环次数的疲劳强度相符)。 2.4.4 循环比n/N 在同等应力条件下,所使用的循环次数n与时长N之间的比率。 2.4.5 疲劳强度降低因数Kt 光滑试件疲劳强度和缺损试件疲劳强度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