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混凝土结构原理 第四章 多轴强度和本构关系 实际结构均处于二维、三维受力状态,采用单轴强度进行计算是不合理的。 符号规定 4.1 试验设备和方法 常规三轴试验机 真三轴试验装置 试验方法 消减试件表面摩擦的措施:减摩垫层;刷形加载板;柔性加载板;金属箔液压垫。 施加拉力的方法:用高强粘结胶将试件与加载板牢固的粘结在一起,要求试块尺寸大且切除掉表层。 应力、应变的量测:采用液压传感器或荷载传感器测应力、采用粘贴应变片直接测量应变或测量加载板间相对位移计算应变 应力应变途径的控制:大多数是三轴等比例单调加载到破坏,有的可以变比例、变途径加载。 4.2 强度和变形的一般规律 4.2.1 二轴应力状态 二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二轴受压的变形 图4-5、4-6自学 4.2.2 三轴应力状态 2、真三轴受压 三轴抗压强度 应力应变曲线 峰值应变 3、三轴拉压(T/C/C,T/T/C) 任意应力比例下的三轴拉/压强度均分别不超过其单轴强度; 随应力比σ1/σ3的加大,f3很快降低; 第二主应力无论拉压、大小均对f3的影响较小; 峰值主拉应变稍大于单轴受拉的峰值应变; 破坏形态多为拉断,应力应变曲线与单轴受拉相似。 4、三轴受拉 三轴等拉时: 4.2.3 不同材料和加载途径 材料的脆性越明显,多轴抗压强度提高幅度越小; 高强混凝土多轴抗压强度的相对值随其强度等级的提高而减小; 轻质混凝土二轴抗压强度的提高幅度低于普通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多轴受压应力状态、应力应变曲线形状、极限强度相对值均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加载途径的影响 抗压强度 变途径之前试件应力水平不很高时,内部微裂缝还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改变应力途径后的多轴强度与应力途径无关。 多轴应变 应力途径不同,应变差别明显,因为应力途径和加载次序影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方向和发展程度。 不同应力途径下混凝土二轴受压应变比较 4.3 典型破坏形态及其界分 破坏形态的界分 典型破坏形态的应力范围 4.4 破坏准则 将混凝土的破坏包络曲面用数学函数加以描述,作为判定混凝土是否达到破坏状态或极限强度的条件,称为破坏准则或强度准则。 4.4.1 破坏包络面的形状和表达 二轴破坏包络线 偏平面 拉压子午面 八面体应力表示的拉压子午面 试验子午线和偏平面包络线 4.4.2 破坏准则 破坏准则:破坏曲面的函数表达式 来源类别: 古典强度理论 多轴强度试验 包络曲面特征 古典强度理论 表4-5( P108)列出了各种古典强度理论的破坏准则; 破坏包络面的几何形状简单,计算简明,参数少,主要针对特定材料提出,不适应于混凝土。 试验破坏准则 特点:较为准确,但数学形式复杂,参数多。 按照子午线和偏平面包络线形状分类见表4-6; 这些破坏准则采用了不同的应力量作为变量表达,通过统一换算后基本有三种形式,具体表达见表4-7; 通过全面的比较(试验值与计算值),较好的有过-王、Ottosen、Podgorski准则。 Ottosen准则(模式规范采用) 过-王准则(我国规范采用) 4.4.3 多轴强度计算图 破坏准则的表达复杂,不便于计算; 混凝土多轴计算强度图,方便设计查取,给出的多轴强度值偏低,保留了适当的安全冗余度。 Ottosen准则的多轴强度计算图 Kupfer-Gerstle二轴破坏准则 我国规范的三轴抗压强度图 我国规范的二轴强度包络线 4.5 本构关系 混凝土在多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非常复杂; 学者们基于试验与理论分析,提出了各种本构模型,表达各异,适用范围和计算结果相差较大,难以统一; 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是非线弹性类本构模型。 4.5.1 线弹性类本构模型 应用范围: 混凝土应力水平较低时; 预应力结构开裂前; 复杂结构近似计算时; 对本构模型不敏感的结构 1、各向异性本构模型 2、正交异性本构模型 正交异性材料在正应力作用下不产生剪应变,剪应力作用下不产生正应变,且不在其它平面产生剪应变,刚度矩阵里只有9个独立弹性常数。 本构模型可分解简化为: 3、各向同性本构模型 各向同性材料的三方向弹性常数值相等,刚度矩阵里只有相互独立的2个弹性常数。 本构模型可表达为: 4.5.2 非线弹性类本构模型 1、Ottosen 的三维、各向同性全量模型 引入非线性指数β,表示当前应力距破坏包络面的远近,以反映塑性变形的发展程度。 将多轴应力状态下的参数及特征值代入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方程,可得到多轴应力应变关系; 利用多轴应力应变关系表达式可求出多轴加卸载曲线上任意点的割线模量和割线泊松比。 Ottosen 的三维、各向同性全量模型 2、Darwin-Pecknold的二维、正交异性、增量模型 单轴和等效单轴应力-应变曲线 切线模量、泊松比 本构模型 3、过-徐的正交异性模型 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