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马氏体的形核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位错线上形核时 马氏体在位错线上形核示意图 6.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的计算 6.1晶界形核时: 6.2在晶内位错形核时 6.3 计算值的合理性 计算表明,钢中马氏体在晶界形核时,临界晶核尺寸约为8~16nm;当在位错线上形核时,临界晶核尺寸约为10~21nm。 临界晶核尺寸的计算值为8~21nm是合理的。通过观察分析得知,珠光体的晶核尺度约为100nm左右,贝氏体铁素体的晶核尺度约为2~20nm。 1972年田村今男等计算凸透镜片状马氏体的临界晶核尺寸为半径r=49nm,厚度c=2.2nm。与此结果基本上一致。 理论上临界晶核形核功均为正值。不同碳含量的Fe-C合金,计算得马氏体形核功分别为3.27×102J·mol-1;5.33×102J·mol-1;2.74×102J·mol-1;5.77×102J·mol-1等值。 理论上形核功等于表面能增量的1/3,本计算吻合得较好。它是依靠能量涨落来达到的,它是相变驱动力作用下的反映,因此其值必小于相变驱动力的绝对值。不同碳含量的Fe-C合金马氏体相变的驱动力为-1180~-1714J·mol-1(0~1.2%CFe-C合金)。因此,形核功的计算值符合相变自由焓的变化规律,是合理的。 7. 经典模型计算形核功的误区 1972年田村今男等计算了凸透镜片状马氏体的临界晶核尺寸和形核功。设马氏体的晶核为凸透镜形状,中心厚度为2c,透镜片的直径为2r。,如图所示。晶核形成时引起系统自由焓的变化: A是正比于切变模量的常数 对Fe-30%Ni(at%)合金,当马氏体点(233K)时的临界晶核尺寸r=49nm,c=2.2nm。(与上述计算临界晶核尺寸约为7~20nm 相一致) 但是为形核功 ΔG*=5.4×108J·mol-1。 此值过大(比相变驱动力大5个数量级),不可能实现!原因主要是作者以切变能进行计算的。 此说明马氏体形核不是切变过程。切变机制对于马氏体的形核长大均不适用。 Fe-32Ni合金马氏体 形貌 超高碳马氏体形貌 马氏体立体形状视为透镜片状也不正确,透镜片状马氏体不具普适性,仅在高碳、高镍钢中出现。 透镜片状马氏体的立体形貌应当为扁针形状 7.结论 (1)以往的形核学说、形核模型不正确。 (2)马氏体形核的新观察表明,马氏体晶核优先在晶界形核。也可在相界面、位错、孪晶界等缺陷处形核,符合相变形核的一般规律。 (3)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是在缺陷处依靠结构涨落、能量涨落形核,是晶格改组、重构的过程,切变机制不能解释马氏体在晶界、相界面处形核长大的现象。 (4)研究了马氏体形核时的能量变化规律,导出马氏体晶核的临界尺寸和形核功的计算方程。并且具体计算了钢中马氏体晶核的临界尺寸和形核功。结果为:马氏体临界晶核尺寸约为7~20nm,形核功约为200~600 J·mol-1。此计算值是合理。 4.7马氏体相变的形核 1.以往的观察 实验研究表明,马氏体形核位置不是任意的,不是均匀形核。形核位置与母相中存在的缺陷有关。 (1)β黄铜中形成马氏体后,经可逆转变,当重新冷却时,马氏体形成的位置与原来的重合; (2)成分相同的100微米以下的Fe-Ni合金小颗粒,其尺寸愈小,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愈低;尺寸小于100微米时,即使粒度相同的粉末,其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差别也很大。 (3)大块Cu-2.5Fe富铁沉淀相在室温以上就可以发生马氏体相变,小粒的冷却到Mf以下也未出现马氏体。 研究认为形核位置是晶内的位错、层错等处,晶核在晶粒内部形成,而很少是晶粒界或相界面 。 2.马氏体相变的形核学说 自上世纪40年代始,至今马氏体相变的形核的研究已经70年,从均匀形核到非均匀形核的近代模型,尚未形成完整的与实际相符合的形核机制。主要有: 1956年~1972年提出了K-D位错圈晶核模型;K-C模型;R-C模型。 这些晶核模型均假定在母相中预先存在由位错组成的核胚。但是迄今未得到实验证明。理论上也难以成立,因为在高温下的母相中,如奥氏体中不存在那么高的位错密度。 50~70年代提出的形核机制:层错形核和极轴机制,应变核胚模型,软模、局域软模等非均匀形核机制。 2)形核模型 由于认为马氏体在晶内形核,故提出: (1)位错形核模型; (2)应变核胚模型; (3)层错形核模型; (1)位错形核 位错周围的弹性应变区可能是马氏体形核的部位 位错圈相界面模型 该假说设想马氏体核胚预先存在于母相中,核胚为扁球状,它与母相的交界面是位错圈,即一系列位错圈围绕而成的扁球状核胚。如图所示。以作中脊面的扁平状位错胞(2r,2c)中分布弗兰克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