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0讲述.ppt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都市石笋街小学 论语注 · 卫灵公 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按: 本章的解释康有为主要参考《史记》记载,一以贯之。而朱子的解释并未具体说明时间,只言“孔子去卫适陈”,又一说(何晏)“孔子去卫如曹,曹不容,又之宋,宋遭匡人之难又之陈,会吴伐陈,陈乱故乏食。”。 15·1 15·1 ” 鲁——卫···(匡)···陈 卫——(曹-宋)——陈 卫······晋 卫——陈——蔡——叶——蔡 《史记·孔子世家第十七》 居顷之,或谮孔子於卫灵公。灵公使公孙 余假一出一入。孔子恐获罪焉,居十月,去卫。 孔子居陈三岁,会晋楚争彊,更伐陈, 及吴侵陈,陈常被寇···於是孔子去陈。 灵公老,怠 於政,不用 孔子··· 孔子行。 他日,灵公问兵陈。明日,与孔子 语···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 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 於是丑之, 去卫,过曹。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君子小人之辨: 君子: 《论语》中孔子以君子许人的就四人,即,子产(郑国名臣)、蘧伯玉(卫国贤大夫)、子贱(单父宰)、南宫适(贵族)。此四人皆是有位者。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思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 小人: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颜渊》) 小人并无道德丑恶的含义,所指仅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关心实际利益的小人物,至于君子,则传统上所谓从位言,从德言的两分法并不允当;孔子所称之君子皆位、德、才三者合言,此为其正名论思想的必然延伸,正名论既要求其有名位者有其实质,自然亦要求作为管治者的君子有管治的才能,即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君子君子“。 ——周国正《孔子对君子于小人的界定——从 论语“未有小人儿仁者也”的解读说起 1、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康注: 何晏曰:‘滥,溢也。言君子固有穷时,不若小人穷则泛滥为非。’《荀子·宥坐篇》:‘夫子告子路曰:’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不意不衰也。‘《易》于困卦象择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19、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康注:君子力学自修,凡才能职业,无事不求诸己。小人骛外干誉,凡营结请托,无事不求诸人。欲知君子小人之分,则观其所求而已。君子亦有求,但求诸己,则无求人也。人与己孰亲?不求己而求人,此小人之愚也。 2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康注: 人固有能言不能行者,又有言甚清而行甚浊者,采其言可也。若遂用其人,则恐偾事矣。言有合于道,有益于时,则刍荛可采,阳虎可引,不必问其人···此为听言者法。 32、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康注: 此言观人之法。知,我知之也;受,彼可受也。盖君子于世事,未必过人,而才德足以任重;小人虽气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材器大小各有其分,用人者宜因材器使,勿以小节轻量人才,亦勿以一能误为大器。 (《子路》)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以不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康注: 君子之心,正而恕;小人之心,邪而刻。正,故佞媚不能亲入,而与人不求备;邪,故谗谄贿赂而入之,而疑责人则甚苛。 (《子路》)樊迟请学穑。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月:“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康注: 小人,谓细民。孟子所谓“小人之事”者也。(“小人之事”语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