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精品]中国近现代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下册)
本书内容提要
本书将中小学地理教育作为一个整体,按历史的进程,叙述其演变概况。
全书分近、现代两篇,每篇各立三章,每章再分若干时期,构成本书的主体。
近代篇附有日寇占领区和红色政区的地理教育各一章,现代篇附有台湾和香
港的现代中学地理教育各一章。
本书介绍了历次颁布的地理教育文件,编印的地理教学用书 (包括教科
书、教科图、参考书、教学法等),以及发表的重要地理教育、教学论文和
其它资料;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时代背景,基础教育制度和培养目标,地理课
程的设置、目的、内容,以及地理教学的设施和方法;体现了各个时期地理
教育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因素;对重要时期的地理教育思想作了分析,地理教
育成绩作了评估,有功于地理教育事业的名人作了简介。
本书涉及面很广,内容翔实,是我国一部相当完整的中小学地理教育史。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本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对地理教育工作者、中小学
地理教师、高师院校地理学科的师生、以及从事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人
员,均有参考价值。
中国的近现代中小学地理教育史(下册)
现代篇
第四章 地理教育兴旺时期 (1949~1957)
1949年 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世界的东方,结束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长期统治。四十多年来,除台湾、香
港、澳门外,全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掌握政权,走社会主义道路,
各项事业呈现翻天复地的深刻变化。中小学地理教育随着历史的进程,可分
为三大时期,以下再分为几个小阶段,记录其发展的概况。
第一节 前期 (1949、10~1953、8)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晚期。革命的对象,是推毁
地主阶级,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同时,完成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建国初期
的教育事业,一方面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改造国民党统
治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
一、中小学教育的性质
建国前夕,1949年9月下旬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以前,《共同纲领》起着根
本大法的作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其中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
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
教育工作,应以极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
的、法西斯主义教育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人民政
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
①
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12月下旬,教育部 在北
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是贯彻执行
《共同纲领》所规定的主要任务。会上讨论了如何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
骤的改革问题,确定教育改革的方针: “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
收旧教育有用经验,藉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普通中学的
宗旨和培养目标是使青年一代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各方面获得全面发
展,使之成为新民主义社会自觉的和积极的成员。”
同年10年1日,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决定》指出:
“我国原有学制(即各级各类学校系统)有许多缺点,……初等学校修业六
年并分为初高两级的办法,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难于受到完全的初等教
育。…… “规定”小学修业年限为五年,七岁入学,实行一贯制,取消初高
两级的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仍为六年,初高三三分段。
教育部根据小学五年一贯制制定 《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于1952
年3月颁发试行。 《规程》提出小学教育的宗旨是:“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
育方针和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给儿童以全面的基础教育,使他们成
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热爱祖国和人民的、自觉的、积极的成员”,并规定其培
养目标为: “智育方面,使儿童具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自然的
基本知识。德育方面,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