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薄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薄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pdf

《淡水渔业》2005年增刊 长薄鳅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李 杰 李金忠 刘慧集 任 洁 张汉中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430071) 摘要长薄鳅是我国鳅科鱼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及其支流中。长薄鳅的全人 工繁殖及人工养殖均未突破。据此,本文分析了长薄鳅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与途径。 关键词长薄鳅,研究,开发 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 Bleeker)俗称长 江火花鱼、花鱼、火军、花斑鳅?。属鲤形目、 鳅科、沙鳅亚科、薄鳅属旧J,是鳅科鱼类中个体 最大、生长最快的一种,最大个体可长至3 kg,主 要分布在长江上游江段及其支流p’4J。长薄鳅是观 赏价值高、食用价值高的淡水名贵珍稀鱼类。作为 观赏鱼,长薄鳅曾夺得第三届世界观赏鱼博览会金 奖;作为食用鱼,其味美、滋补性强。因此,长薄 鳅具有极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1 长薄鳅资源状况 20年前,长薄鳅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经济鱼类 的组成部分,在天然渔获物中占有一定比例。 20年来,由于人为过度捕捞,尤其是长江流域水 电梯级开发,破坏了一些鱼类赖以生存的生态条 件,使长薄鳅栖息繁殖场所不断丧失,自然资源急 速下降。如今,长江上游渔获物中长薄鳅数量极 少,长江中游更是难得一见。有鉴于此,我国科学 家对长薄鳅资源保护十分关注,将其列入《中国 濒危动物红皮书》,划为濒危鱼类H J。 2长薄鳅研究工作概况 鉴于长薄鳅急剧减少的资源现状、优良的经济 性状和良好的开发前景,我国已有许多单位和学者 对长薄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 前,主要是对长薄鳅野生资源进行调查、活体运输 和暂养。1989~1992年,本所李金忠、李杰等分 别对长薄鳅进行了采捕、运输、暂养等方面的探 索,其中李金忠于1992年取得长途运输成活率 100%、暂养一年成活率90%以上。进入90年代 后,受世界观赏鱼市场的促动,对长薄鳅有计划的 研究工作才真正开始,并迅速进入一个小高潮期。 期间,几家研究单位得到研究开发基金的资助,在 研究工作上取得一定进展:1992年赵云芳1; 1995~1997年库幺梅∞1;1998~1999年梁银铨o 等对长薄鳅的生物学习性、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观 察和研究,为长薄鳅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些资 料。1995~1997年库幺梅哺1与邹桂伟∽3等联合对 长薄鳅进行了池塘移植养殖试验,为长薄鳅人工养 殖奠定了一些基础。同期,袁万安¨0|、陈康 贵u1|、库幺梅¨2o等对长薄鳅的饲料、营养及消化 进行了初步研究,为长薄鳅的人工伺喂积累了一些 技术。最具突破性的是1999年梁银铨¨副等通过江 捕野生长薄鳅人工催产获得受精卵,人工孵化出鱼 苗,并对长薄鳅胚胎发育、仔稚鱼发育和生长【I 4|, 苗种培育技术¨纠进行了阶段性研究。 总体来看,我国水产科技工作者在长薄鳅这条 名贵珍稀鱼上做了许多基础性研究工作,也积累了 一些技术和经验,但在长薄鳅的繁殖生物学、生态 生理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要实现长薄鳅全人 工繁殖和养殖,并步人规模化、产业化养殖阶段还 有许多技术需要研究。 3长薄鳅的生物学 3.1形态特征 长薄鳅体长而侧扁,腹部宽圆,尾柄高而粗 壮。头尖长,吻短。口较大,亚下位,马蹄形。唇 厚,颏下无钮状突,唇褶与颌分离。须3对(吻 须2对,口角须l对)。鼻孑L距眼近,前鼻孔呈管 状,前、后鼻孔由一皮褶分开。眼小,侧上位,眼 下刺不分叉,刺长大于眼径¨6|。鳃孑L/J,,鳃膜在 胸鳍基部前缘与峡部侧上方相连。鳞片细小,侧线 清晰。背鳍条3,8位于身体后半部;胸鳍条3, 12~13;腹鳍条1,8;臀鳍条3,5;胸、腹鳍基 部具长形皮褶。尾鳍深分叉,上下叶约等长。背、 1 25 胸、腹、臀鳍条上均有2—3列棕黑色斑纹,尾鳍 上有3~6条不规则斜行黑色斑纹。鱼体为黄褐色, 头背部和侧面及鳃盖上有不规则棕黑色斑点。在头 后缘、背上中部、背鳍基部、背后中部、尾鳍基部 均有一条棕黑色马鞍形的横条纹。 3.2栖息环境与食性 长薄鳅为流水型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江河上游 有水流的砂砾间和岩石缝隙中,喜暗怕光。适应温 度范围0—33℃,1412以上开始摄食,35℃以上 无法静止,适宜生长水温20~28℃’91。长薄鳅 属肉食性鱼类,有“u”形胃,主要以底栖小鱼小 虾为食物,其次是水生昆虫、鱼卵、大型浮游动 物,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 3.3年龄与生长 长薄鳅属中型鱼类,身体上披有极细小的鳞 片,鳞片上年轮清晰,是典型疏密切割型轮纹,其 年龄、体长、体重分布见下表‘引。 3.4繁殖与发育 3.4.1雌雄鉴别:生殖季节,成熟雌鱼体形粗壮, 腹部柔软膨大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红肿突出;雄 鱼体形瘦长,腹部膨大不明显,生殖孔微红,轻压 腹部有精液流出。 3.4.2繁殖习性:每年4—5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