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特点概述.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概述.pdf

第十六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概述· 曹春平‘ 摘要:作为中国南方福建地域建筑的支派,特殊的地理气候与历史文化环境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 南建筑。通过分析归纳了闽南传统建筑在布局、结构、色彩与装饰上的特点。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特点 闽南位于福建省南部,包括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及其所辖县市,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这个区域的西北边是东北一西南走向的高山峻岭——戴云山和博平岭山脉,与闽西龙岩地区分界。 东南面是广阔的漳州平原和泉州平原,内有九龙江、晋江流过,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闽南的地 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倾斜,全境的地形由西北至东南分为三级;高山峻岭、河谷丘陵和沿海平 原,具有依山傍海的环境特征。 闽南境内主要河流有漳州的九龙江、泉州的晋江及其他一些较小的山区河流。漳州平原和泉州 平原是闽南境内最广阔的沿海平原。全区海岸线曲折漫长,沿海多岛屿、港湾。 闽南地区除西北边缘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短,热量充足,年平均 温度在20℃以上,降水量充沛,夏季多台风。 闽南古属闽地,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汉以来,中原多事之时,北方士民不断南迁,特别是两 晋南北朝、唐末五代,是北方士民大规模入闽的高潮时期。北方士民的迁入j切断了闽越土著文化 的自身发展脉络,带来了中原地区高度发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闽南的泉州平原和漳 州平原,有着较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北方汉民入迁闽南,这两个沿海平原地域首先得到开发。唐末、 五代北方汉民不断迁入泉州、漳州,闽南沿海平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闽南人这一民系的基本格局 已开始形成。 闽南背山面海的地理条件,限制了与内地的联系。闽南建筑的许多特征如以“五架坐梁”、“三 架坐梁”为代表的插梁式坐梁式构架、外檐多重偷心丁头棋构造、红砖技术等在宋代已具雏形。晋 江流域的开发早于九龙江流域,晋江沿海平原的建筑技术也相对成熟些。唐宋时带来的中原建筑技 术与文化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内发展,一些古代的技术与做法得以延续。例如梭柱、虹梁、上昂、 皿斗、板椽等古代技术特征在北方宋代以后已日渐消失,而在闽南却一直延续到明清,并发展融合 在晚期的技术体系之中。 闽南建筑是中国南方福建地域建筑的支派,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具有地域的共通性外, 还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这种独特个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严谨、丰富的布局 ·福建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资助项目。 ‘厦门大学建筑系,361005,1 1851 15@163.c伽 5 第}_六B中目民居学朱会议论文集(上 院落空间是汉旌传统建筑的瘴型。在闽南建筑中,也以台院来组织布局。民居建筑是闽南建筑 中数量最多、分布堆广的一种类型。在民居之中,合院变 得较为小巧,称为“深井”、“天井”.以适应闽南当地的 气候条件。前后进的厅堂均面向天井开敞。大型住宅的两 侧设置采西向的横屋,称为“护厝”,以狭长的天井与太 厝组合,通风、防潮效果良好。闽南近山地区的安溪、华 安、长泰、南靖等地.以天井为中心的三问起、五问起虎 头厝作为民屠的基本模式,落阶、角间、下厅高低叠落的 组合方式,适应山区的丘陵、台地等复杂地形,也形成丰 豳 匝I晋江市长颓古厝 富多变的外形,在闽南山区.这种虎头厝进一步完善的形制,便是“五风楼”。在闽南山区如南靖、 华安、安溪、永春、平和、诏安等地,还有一类单元式平面的圆形、方形土楼,它的布局与闽西客 家的通席式土棱不尽相同.也是以天井组成的组台形式.形成环形或套方形的大型住宅。在城镇商 业区,如泉州南门附近、漳州延安南路及其他县市乡镇,还有称为“手巾寮”、“竹篙厝”的店屋, 也以小无井组织前后嚣,但两侧的榉头或过术廊往往省略或只保留一侧,并在每落中设厅、巷联系 前后,蟛成平面狭长的布局。 庙宇、祠堂的布局与住宅相似。根据规模的需要,祠堂的天井比住宅路大t但榉头开敞.每落 之中可以不设房倒,形成空透的平面.以适应祭祀的要求。小型寺庙布局-b祠堂相似,有的大斤增 设拜事.扩大前埕。大型庙宇则有多落靠局,增设照壁、牌楼、钟鼓楼等建筑.天井扩大为庭院。 二、适应地方气候的空间形式 在闽南,以天井组成的三合院、凹台院是民居的典型布局形式。为适应闽南特定的自然条件, 天井形式方整,两厢的梓头一般开敞.前后进的厅堂也面向天井开放。大型住宅以狭长的天井组织, —■。囊【 豳 斟2湃井,晋Ⅱ市内坑镇∞塘村t05号 后两端还奋开敞的护厝厅与护厝尾 在左右两侧布置末西向的称为护厝的横屋,通风、防潮 效果良好. 闽南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建筑中多设置塌寿、 厅堂、巷廊、檐廊、屏步、榉头口等半开敞空闻。塌寿 朝外,如门斗一般。厅堂则面向天井,下落厅开敞,顶 落厅也多不设桶崩,或者用落地的六扇笼扇t榉头口则 联系前后落.使天井四周十分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