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地闪密度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雷电地闪密度研究.pdf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吉林 - 655 - 雷电地闪密度研究 童雪芳 陈家宏 王海涛 (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 武汉 430074) 摘要:地闪密度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雷电参数,相比雷电日,地闪密度描述雷电活动频度更科学、合理。为了表明 地闪密度使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地闪密度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用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得到地闪 密度参数的思想,提出了地闪密度统计的网格法及相应网格大小,比较了地闪密度和雷电日所反映的雷电活动空间分布的差 别。比较结果说明雷电日相对较大的区域地闪密度不一定也较大,从而反映了雷电日参数描述雷电频度的不足。比较了地闪 密度与雷击故障发生的关联性,得出了地闪密度与雷击故障存在正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地闪密度;雷电日;雷电定位系统;网格法 1 引言 地闪密度 Ng 定义为单位年度内单位面积上的地闪次数,是计算雷击风险、进行防雷设计的重要雷电 参数。目前国内的防雷计算仍以雷电日为基础,地闪密度都是通过雷电日 Td 间接计算得到。对雷电活动强 弱的描述也依据雷电日,简单地根据雷电日的大小将各区域分为少雷区(Td<15 天)、中雷区(15 天≤ Td<40 天),多雷区(40 天≤Td<90 天)、雷电活动频繁区(Td≥90 天)。雷电日是一年中工作人员在 气象观测站通过人耳监听到的有雷暴的天数,以雷电日为基准参数存在两大缺陷:一是雷电日本身的计算 方法不够精确,其并未考虑在一个雷暴日内地闪活动持续的时间以及密集程度;二是雷电日的获取方式较 粗糙,采用人工监测的方式,其结果不仅受到人体机能、工作人员状态的影响,而且不能区分云间闪和云 地闪,因而误差较大;即使采用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数据得到网格雷电日,结果也受统计网格大小的影响 [1-2]。此外,在用雷电日推算地闪密度参数时,简单的采用统一的经验公式应用于全国各地区其偏差还需要 进一步验证。相比雷电日,地闪密度可以精确反映地闪发生的频繁程度和密集程度,是描述雷电活动更为 科学、合理的参数,国际上的防雷计算推荐以地闪密度参数为基础。本文提出了采用雷电定位系统的监测 数据统计地闪密度的方法,分析比较了典型地区雷电日和地闪密度空间分布图的差异,以及地闪密度空间 分布与雷击故障发生位置分布的相关性。 2 地闪密度参数国内外现状 我国现行电力行业规程《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3]中,地闪密度 的计算采用 γ?= dg TN ,年雷电日 Td 为 40 天时,地面落雷密度γ=0.07(次/(km 2·Td))。 有研究者根据 20 世纪 60 年代刘继等人对我国 35~220kV 共 9400km·a 架空线路雷害事故统计得到 的 Td 和γ的非线性关系式与国际上推荐的计算式进行比较,认为采用国际大电网会议 33 委员会推荐的计 算式(式(1))描述我国地闪密度和雷电日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合理[4]。 Ng = 0.023Td1.3 (1) 式中,年平均雷电日 Td 值根据当地气象台、站资料确定。此式是由 Eriksson 依据非洲的观测结果得到。 在我国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5]中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也是按式(1)确定, 只是将系数稍做修改,定为 0.024。 后 Eriksson 经过对南非 6 年的观测数据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将式(1)改为[6]: Ng = 0.024Td1.25 (2) 1993 年,IEEE 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工作组在其工作报告中推荐使用雷电定位系统直接获取地闪密 度参数;只是对于尚不具备条件的地区,才由雷电日根据式(2)推算得到地闪密度[7],在后来的 IEEE 工 作组报告中也一直如此建议[8-9]。 3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的地闪密度统计 地闪密度一般要借助探测仪器来获得,早期的地闪密度常采用闪电计数器来得到,其探测范围有限, 只能记录半径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闪次数;后来出现了雷电定位系统,利用一组正交天线远距离探测雷电 电磁场,从而推断地闪发生位置、时间及其它属性参数。雷电定位系统是一种全自动、大面积、高精度、 实时的地闪监测系统,可以获取连续的雷电活动情况,是目前最先进、最可靠、也最普遍的地闪密度获取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吉林 - 656 - 方法[10,2]。 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研究雷电定位技术,从 90 年代至今,相继在国内 30 个网省公司建立了 雷电定位系统,并进行了全国联网,覆盖了除新疆以外的广大区域。雷电定位监测系统的建立,在雷击故 障查询、实时雷电监测、历史雷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