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墨家的逻辑与认知范畴-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
唯名论和替换量词
Ruth Barcan Marcus
翻译:徐秋华
有人提议量化理论的一种替换语义学适合于唯名论目的。我在这篇文章中将考察这个论断。
从语言与它所指称的对象之间的关系这一基础理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将我们的讨论范围限定在语言中某些特定的部分,在这些部分中语言是一种工具,用来表达真论断、完全句,或者说是陈述,唯名论者和实在论者共同持有的假定是:在任何有意义的陈述中,部分或全部单词和陈述对象之间存在联系,这些单词或单独或连续出现。陈述以某种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达到提及或指称对象的目的。柏拉图在反对智者的论断(即错误的信念不涉及任何事物)的论证中说:“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有一个陈述,它一定涉及某事物,”并且他宣称这对真陈述还是假陈述都同样成立[1]。
不管真假与否,陈述都谈论对象。唯名论者和实在论者通常都认同这种观点。形而上学方面的分歧在于:谈论的是哪些对象;一个陈述究竟直接或间接的提及了什么。语言学方面的分歧在于:哪些词是在提及对象;陈述中的哪些词承担了指称的任务:是所有的词,还是其中的一些,并且如果不是所有的词,其他的词起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反应了范畴词(有指称的)与非范畴词(无指称的)之间的区别。从历史上看,争论的焦点是实在论者关于谓词表达式的论断,这个论断称谓词表达式(广义上的构成通常要包括普通名词、动词,等等)经过一些处理,可以看作是特指对象,即共相。共相包括性质、属性、关系,或者是没那么抽象的类或集合,不过这还是很抽象的。实在论者进一步主张那些对象与殊相绝对是不同种类的对象,或至少是不同种的对象。殊相是具体个体,是唯名论者偏好的本体论。殊相和所谓的谓词的所指之间的关系称为“述谓”,这样说会产生误导,因为听起来好像是语法术语。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对于什么算作是具体个体这一问题历史上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看法。唯名论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是还原主义者)对于下面这个问题提出过不同的观点:是否存在像事件、物理原子、感觉材料和物理对象的时间片这样的基本殊相,而其他的殊相是由它们构造得出的。可是从唯名论的变迁过程看,它的主要动机,实际上是它所表现出的一切,不仅仅是对个体化对象这一范畴的坚持。这里有一种经验的推动。唯名论者所说的个体是这样的一类事物,这种事物是可以直接面对的,或者至少是组成那些可面对或可遇到的个体的事物。可以说,它们能在现实中出现。按照唯名论的观点,通过思维的方式所把握的对象通常不属于这一类。
在经验动力的驱动下,唯名论不仅仅是放弃共相。唯名论者将自己的任务设定为:论证抽象“实体”(例如数字、心灵、命题,甚至是所有类别上可以作为个体来分析的实体)根本就是多余的,或者说,它们不是自己所宣称的抽象对象。例如,数字可以看作是从碑铭中构造出来的;命题可以看作是质料与形式的混合,等等。总的来说,唯名论在传统上是沿着两个路径向前发展的。一是认为共相和殊相这样彼此间不可归约的两类划分是不存在的。二是在经验的推动下,认为个体无论怎样都是可遇的对象。选择两个路径之一的哲学家就是具有唯名论倾向的。
我们在前面指出对于在一个陈述中哪些表达式承担了指称的任务的说明能反应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如果一个哲学家在他的本体论中包括了共相,还有命题、数字和其他的抽象对象,那么他必须清楚地说明陈述中的哪些部分提及了这些对象。而不承认这些假定对象的哲学家必须解释那些没有指称的陈述部分如何理解。它们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对陈述的意义、内容,或更适当的说,对陈述的真值条件的贡献是什么?显示一个陈述中的指称部分经常采用提供“分析”的形式,例如,用一个与之可证等价的,能更好的显示或说明指称对象的短语替换它。Russell的摹状词理论和Quine的从专名到谓词的转换是两个相关的例子。
如果指称的工具是名称,那么唯名论者和实在论者的分歧体现在什么算作名称。已有的趋势是认为任何表达式,只要可以看作是有指称的,都可以作为名称,然而这与熟悉的语法范畴上的名词不同。类似地,不承担指称任务的词项也不具有真正的名称身份,然而它们可以从语法上分类。例如,Quine否认需要将任何名词分析为名称、专名或是其他[2]。
先不管起源的问题,是否某人的本体论承诺导致他或多或少地把一些词语或词语串看作是有指称的名称;或者是否表层语法迫使产生这样的本体论,或者是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情况是,没有什么词语或词语的序列,在它们是否指称以及是否“逻辑语法”把它们作为名称来揭示的问题上我们取得了一致的看法。有人主张一个句子命名一个命题,或者命名事件的一个可能状态。对于Frege来说,在直接引语中,一个句子命名真或是假会由于上下文而变得不确定,在间接引语中,命名一个观念或是命题会变得不确定。例如像“没有什么”这样的量词被解释为命名不存在(参阅Husserl)或不存在对象的集合。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