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师理论复习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营养师理论复习讲解

《公共营养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学习指南 第一章 营养调查与评价 第一节 食物摄入量调查 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 方法:询问法 (24小时回顾法、膳食史法)、称量法(或称重法)、记账法、化学分析法和食物频率法五种。 一、24h回顾法 1.适用范围:获得个人膳食摄入量的最常用的调查方法。可用于家庭中个体的食物消耗状况调查,也可用于描述不同人群个体的食物摄入情况。一般选用3天(其中允许有1天假日)连续调查方法。开放式调查表进行面对面的询问。大型全国膳食调查、小型的研究课题均采用24h回顾法来评估个体的膳食摄入情况,近年来,我国全国性的住户调查中个体食物摄入状况的调查均采用这种方法。 2.原理:通过询问的方法,使被调查者回顾和描述调查时前24h内摄入的所有食物的数量和各类,借助食物模型、家用量具或食物图谱对其食物摄入进行计算和评价。 3.优缺点:所用时间短,一般15~40min内完成,应答者不需较高文化,能得到个体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缺点是应答者的回顾依赖于短期记忆,对调查者要严格培训,不然易出偏差。 4.膳食回顾调查表的设计:24h膳食回顾调查表应包括①食物名称②原料名称③原料编码(适用于计算机编制)④原料质量⑤进餐时间和地点。应记住被调查者的住址和联系电话。 5.人日数的计算与换算: 个人人日数=早餐餐次总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数×晚餐餐次比(1个人吃早、中、晚三餐为1人日)。 全家总人日数=所有在家用餐个人的人日数之和。 二、记账法 适用范围及优缺点:适用于家庭,托幼机关、中小学或部队食堂间有伙食账目的集体单位的调查。可调查较长时期的膳食,适用于全年不同季节的调查。缺点是难以分析个体膳食摄入情况。 记账法的基础是膳食账目,一般要求被调查单位的伙食账目完善,数据可靠。记账法一般不能调查调味品包括油、盐、味精等的摄入量,可结合食物频率法来调查这些调味品的消费各类和量。 三、称重记账法 是称重法与记账法相结合的一种膳食调查方法。我国开展的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均采用此方法。该法较称重法操作简单,所需费用低,人力少,适合于大样本调查。且记录比单纯记账法精确,能够得到较准确的结果。称重记账法调查一般每年应进行4次,至少应在春冬季和夏秋季各进行一次。 家庭每种食物实际消耗量=食物结存量+购进食物总量-废弃物总量-剩余总量 家庭平均每人每日每种食物摄入量=实际消耗量÷家庭总人日数 标准人:从事轻体力劳动的60kg体重成年男性为标准人,其日能量需要为2400kcal,系数为1。其余可将所需的能量与标准人能量比较,即可得标准人系数。标准人日=标准人系数×人日数 第二节 膳食调查结果的计算与评价 一、评价方法 根据24h膳食回顾调查结果将食物按9类进行分类——谷类、蔬菜、水果、肉禽、蛋类、鱼虾类、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油脂类。 奶制品和豆制品需要进行折算才能相加。 豆类及其制品:产品蛋白质含量%=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5 奶类及其制品:鲜奶量=奶制品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 遵循膳食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还要注意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营养学评价常采用±10%的判断标准,即在此范围内为正常,超过+10%为过剩,低于-10%为不足。脂肪用供能比大小来判断,矿物质和维生素还需注意是否有超过高限摄入量的营养素,可以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ULs。 二、人群膳食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的主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①居民食物摄入状况②居民能量和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③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④居民膳食结构状况与膳食指南的比较⑤通常采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人群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分析。 调查报告写法:标题、署名、正文(前言、主体、讨论、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第二章 人体营养状况与评价 第一节 人体体格测量 人体体格测量,成年人测量项目通常包括身高、体重。儿童应测量体重、身高、胸围、头围。婴幼儿采用卧位分别测定头顶至臀部、足底的距离,即:顶-臀长(坐高)和顶足长(身长)反映婴幼儿体格纵向发育情况。 上臂围可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量取上臂自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的臂围长。5岁以内变化不大。我国1~5岁儿童上臂围13.5cm以上为营养良好,12.5~13.5cm为营养中等,12.5cm以下为营养不良。 一、体格测量的标准化 标准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统一规定”,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订、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其根本目的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 精确度:精密度,指以最小的差异重复测定一个个体的能力。 准确度:指测定值和“真值”相同的程度,即以尽可能的程度使所测值代表真实值的能力。也称为真实值,是最能反映被测个体体格的值。 二、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