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历史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pptVIP

2017年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历史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广东省惠阳一中高一历史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课件

专题1 第3课《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2、高考考纲:商业的发展 3、重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4、难点: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勾画书中重点语句,弄清知识结构。 (总预习时间45分钟) 课前预习案 知 识 梳 理(自主学习)(20分钟) 一,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二、古代中国城市的繁荣 1. 西周至唐代的城市: ①市场和商业贸易活动受到官府的严格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控制。 ②城市性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政治军事功能,经济功能是次要的,市场和商业贸易的规模不大。 ③.实行严格的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度 2.宋代及以后的城市: ①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②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 3.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兴盛促使沿线城市兴起。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 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杭州、扬州、登州(蓬莱)。 4.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工商业市镇兴起。 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商业起源早,并不断发展; 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承; 3.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业和商人地位低下; 4、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5、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6、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发达。 7、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商人群体活跃。 二、预习自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是 ①士族庄园经济的发展 ②连年战争的破坏 ③江南经济的开发 ④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超过了前代,最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 A.可以纳银代役 B.农村中“草市”兴起 C.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D.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3、古代民谚“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反映了 A.封建社会以农为本 B.封建经济的特征是自给自足 C.封建社会商业兴盛 D.封建统治者重视商业和农业的发展,轻视手工业的发展 4、唐诗中有“终朝看火耕”和“山火烧山田”等诗句,这种状况表明: A.唐朝人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问题 B.江南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C.人们寻求各种方法解决人地矛盾 D.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5、 唐朝刘禹锡《竹子词》 :“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温庭筠《烧歌》:“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下列对上述诗句分析的正确的是: ①描写了唐朝时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 ②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③对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④圩田更加普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6、某地出土一张明代地契,该地契反映当时租佃制下的农民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不可能包括 A.生产关系的调整 B.在选择雇主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 C.和商品经济发生关系 D.雇佣关系取代了租佃关系 7、洛阳、开封的商业在唐宋时盛极一时,到元代却衰落下去,这与元朝时哪一因素有关 A.政治中心迁至北京 B.民族分化政策的影响 C.京杭大运河改道山东 D.只注意发展海运和对外贸易 8、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活动? ?? A、 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 C、 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9、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秦国产生的最重要作用是( ) A、巩固封建小农经济 B、增强了统一战争的物质力量 C、根除土地兼并现象 D、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 10、马克思说:“商业依赖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试用这一观点,以两宋为例,说明商业城镇的发展是如何促使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发展的?并分析商业城镇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有什么? 北宋商业城镇数量增多,大城市里店铺很多,突破了唐朝对“市”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东京居民达20多万户,娱乐场所“瓦肆”出现,显示城镇繁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说明传统政治性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