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开采课程设计精要.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下开采课程设计精要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矿床地质 1、矿体特征 广元市太阳坪金矿区地处川陕两省交界部位,属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东溪河乡、白杨乡所辖,矿区位于广元市城区355°方向,直线距离36km。与陕西省宁强县丁家林金矿区相邻,矿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东径105°47′30″、北纬32°45′40″,探矿权范围面积为30.87km2。区内交通较发达,矿区距广坪镇约9km,有乡村砂石路相,沿G212国道自广坪镇至阳平关49km与宝成铁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9—1矿体:赋存于9号脉内,出露于石板沟一带,分布于23—63线之间,由6个探槽、3个剥土、9个坑道、2个钻孔控制,矿体长480m,厚度0.43—1.13m,平均厚度0.86m,厚度变化系数为18.67%,属较稳定型。地表至标高786.3m走向80—95°,南倾,倾角约70°,标高786.3m(PD64坑)以下北倾(如图2-1)。转折端在PD64坑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单样品位0.18—497×10-6 t/t,平均品位9.91×10-6 t/t,品位变化系数113.46%(含特高品位变化系数为284.44%),属不均匀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脉状矿体为石英单脉,石英脉较连续,在PD69坑道5-6号点内出现有23m长的非工业矿化石英脉矿段,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为含金石英脉,金属矿物主要为细粒黄铁矿、自然金、银金矿、褐铁矿、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铁方解石等。矿体在800m标高以上主要由石英脉组成,向下逐渐过渡为蚀变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其次为蚀变岩型。工程控制矿体标高657—903m,控矿斜深269m。 1、矿石矿物成分 矿石矿物成分比较简单,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含银自然金、黄铁矿,其次有褐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铁菱镁矿、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石英、其次有铁白云石、铁方解石等,此外含有微量的绿泥石、长石类矿物及高岭石等。 主要矿物特征如下: 黄铁矿:是金的主要载体矿物,可分为四期。第一期呈草莓状,与生物作用有关,为成岩期产物;第二期为变草莓状黄铁矿,呈立方体,粒径0.01-0.03mm,多形成黄铁矿细脉;第三期为中粒黄铁矿、团块状黄铁矿,中粒黄铁矿粒径为0.05-2mm,草莓状黄铁矿多呈立方体晶形,集合体仍保留草莓状外形,团块状黄铁矿多由变草莓状黄铁矿、中细粒黄铁矿聚集而成,多呈团块或条带状分布,可见金矿物分布其中;第四期为粗粒黄铁矿,呈立方体晶形,粒度2-2.5mm,部分黄铁矿粒度可达10mm以上。 石英:呈乳白色或烟灰色,可分四期,第一期,呈脉状,沿千枚理充填,含矿性差;第二期,呈团块状,结晶粗大,粒径2-5mm,最大可达10-13mm,其分布受断裂控制,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第三期,呈单脉、复脉或网脉状,沿裂隙、节理或劈理充填,往往成带出现,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第四期,石英与碳酸盐矿物呈细脉状、团块状,矿化弱、有低温矿物生成,标志着热液期的结束。 铁菱镁矿:具褐铁矿化,呈褐色或褐红色,在岩石或矿石中呈大小不等的斑点,粒径多为0.5-3mm,有的可达5mm以上,常见菱面体晶形或半自形晶。 铁白云石:新鲜者呈灰白色,氧化后呈褐色,多为菱形,粒径0.05-1mm。 褐铁矿:呈黄铁矿假象,多分布在地表。 ①地表水 矿区内有两条地表水,汇水面积约10km2,这两条地表水为常年性流水。其中李家沟地表水是矿区唯一能影响矿床开采的地表水,汇水面积约40km2,流量一般为5.0l/s,洪峰流量30l/s,要防止其直接灌入矿坑而影响矿床开采。扬家湾地表水流量一般为2.5l/s,洪峰流量10l/s,其远离矿体,没有直接入灌的条件。广坪河在矿区外围,且为最低侵蚀基准面,首采坑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表水对矿床的开采影响不大。 ②地下水 矿区地下水贫乏,富集不均匀,主要呈带状富集在构造蚀变带上盘裂隙发育地段,一般通过岩石的裂隙涌人矿坑,据矿坑长观资料:PD64坑最大涌水量为0.15l/s,平均涌水量为0.09l/s;PD82坑最大涌水量为0.82l/s,且都在矿坑自然排泄面标高以上,故地下水对矿床影响不大。 ③未来矿坑涌水量初步分析 区内地下水贫乏,涌水量最大的PD82坑最大涌水量为0.82l/s,平均涌水量为0.26l/s,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矿区地表水李家沟平均流量为6.36l/s,也不能满足矿区未来的建设需要,目前生活饮用水可在李家沟上游的泉水和各支沟谷底的松散沉积物中开采,但均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