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抱团”治濑溪.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川渝“抱团”治濑溪.doc

川渝“抱团”治濑溪   ●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构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成渝城市群发展的首要任务。近年来,重庆以“五个绝不能”为底线,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强化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协同治理,卓有成效。   2016年1月6日,濑溪河万灵河段。   重庆市荣昌区渔民郭汝华在捕鱼时,不小心误捕了一条怪鱼――鱼形似蜥蜴,四肢短扁。   “啧啧,这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郭汝华惊讶不已。   娃娃鱼一般生活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的河流中,在濑溪河水域发现娃娃鱼,尚属首例。   濑溪河为沱江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白云村,流经重庆市大足区、荣昌区和四川省泸县。作为养育三地的母亲河,濑溪河多年来深受污染,臭气熏天。   曾经连鱼虾都十分难见的濑溪河,如今竟发现了罕见的娃娃鱼。   改变,源于十多年前川渝“抱团”治理濑溪河。   濑溪之困   提起濑溪河,大足区政协委员曾广洪的眼神显得特别柔和。他一生都与濑溪河有着不解之缘。   1971年夏天,在大足龙水码头,曾广洪乘坐小木船去乡下。   第一次见到濑溪河,曾广洪觉得美不胜收。他坐在“吱嘎”作响的楠木船上,只见河底水草摇曳,鱼儿自由游荡,两岸茂竹苍翠。   1977年夏末,曾广洪读高中,学校就坐落于濑溪河畔,喝的是濑溪水,就连闲时趣事也是下濑溪河摸鱼。   1984年春天,曾广洪开始工作,钓鱼、散步、游泳,又与濑溪河形影不离。   其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各地粗放式发展,超负荷盘剥资源,环境遭到毁灭性破坏,濑溪河也在劫难逃。   濑溪河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被污染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   在荣昌,濑溪河广顺段十多公里长的河面,白花花的死鱼顺水漂来,有的已开始腐烂,发出臭味,当地居民的饮用水被污染,不得不挑井水喝。   在大足,龙水镇几十家电镀企业的废水和酸洗废液基本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进濑溪河,常常在河面形成一股股“红流”或“黄流”。   在泸县,作为方洞镇2600余名场镇居民生活用水来源的高岩水库干涸见底,而镇背后的濑溪河仍水量充沛,但因污染严重,水质太差而不能饮用,居民们只能望河兴叹。   治污,迫在眉睫。   各弹各调   2004年,荣昌县(现荣昌区)将濑溪河主要支流池水河、荣峰河治理纳入“十五”至“十二五”规划,将濑溪河治理纳入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与此同时,大足县(现大足区)、泸县也在大力整治濑溪河。   “为了让河水变清澈,我们一直在尽力。”荣昌区环保局环境综合管理科一干部表示。   尽管如此,濑溪河治理效果仍不尽如人意。   濑溪河荣昌段长51.5公里,属于濑溪河中游。   “上游的大足我们管不了,下游的泸县也经常过来抱怨我们。”该干部道出了治污之困。   有此困惑的也不止荣昌一地。   濑溪河流经大足、荣昌、泸县三地,因为各方在濑溪河治理上时紧时松,河水时而清澈,时而浑浊,反反复复。   “河水是流动的,各弹各调,效果自然好不了。”荣昌区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屈贵平一语中的。   濑溪河是三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加强濑溪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濑溪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是造福三地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尽管大家都已认识到治污迫在眉睫,三地也将此提上日程,但各自为政,各弹各调的治理,显然无济于事。   于是,一个计划悄然而生:三地联合防治,还濑溪河一溪清水。   “同饮一江水,我们三地就是三个兄弟姊妹,理应抱团发展。”屈贵平说。   联合防治   2005年10月,由三地政协联合发起的第一次“保护濑溪河生态环境助推会”召开。   会上,三地表示:联合防治,共推共进,风雨同舟,携手前行。   “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协同治理。”大足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兰华海说。   首先,步调一致。对于污染严重的化工、皮革、印染、造纸等项目,三地一律实行最严审批。   其次,联合监管。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联合考察组定期进行巡查,督促并检查各地完成情况。   最后,协调利益。在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在重点治理领域达成一致协议,并互相监督。   “抱成团”的三地,很快掀起了濑溪河流域治理的高潮――   大足出重拳整治沿河电镀业、酸洗业,投资六亿元建立污水处理厂,扩建玉滩水库,建立环保型电镀区……   “要掀起环保风暴,不要带‘污染的GDP’。”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荣昌采取“河外截污、河内治污、生态修复”的方法,新建污水处理厂,对濑溪河流域镇街污水全部覆盖处理;实施沼气工程,处理农村畜禽粪便;建立垃圾收运系统,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公害处置。   泸县则对沿河100余家酒类企业进行集中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